数据库
安全生产起源?
一、安全生产起源?
安全生产的起源:人类在个体发展的时代并没有“安全生产”一词,安全生产起源于人类有组织的分工活动,当一项工作需要配合分工作业,形成了工序化生产流程,也就代表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工业化生产为了提升生产组织的生产效率、控制意外风险的干扰,保护熟练工人工作连贯性,从而有安全生产的需求,形成安全生产管理思维与相应的制度。
安全生产的原理:安全生产基于有组织的生产管理活动,在政府管控压力下的企业、人员、机器多个生产要素的协调以满足高效生产之目的,这就是安全生产的原理,这里面有两个前提一个监管:
第1点是有组织的生产过程:因为只有分工才存在组织生产活动,现代工业经济企业组织最为普及,个人与家庭比较少谈及安全生产。
第2个是多种生产要素的协调才能满足高效生产:人是安全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只有安全的工作环境中,人类才能更稳定开展劳动,操作机器,这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比如很多冲压工厂招不到员工,很大原因是冲压相对容易发生工伤事故,所以在冲压行业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及防护是开展生产的前提,否则留不住员工。
第3个是政府的监控行为:政府为社会稳定和人权人性的监控推动了安全生产规范系统的发展方向。
二、消防安全起源?
我国宋代已有全职消防队
说起我国消防的起源,总是要提及宋代的军巡铺,这是世上第一支全职消防队伍。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宋国名相子罕就曾组织队伍从事灭火战斗。不过,这种队伍是临时性的,随着火灾风险的消除,消防队伍就不在了。中国历史上,常设消防队伍的年代,只有宋代。宋代是火灾高发的年代
宋代的火灾隐患,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上看到,不但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而且建筑之间缺乏有效的防火隔离,各种燃料把火灾隐患沟通起来,构成了宋代多城市大火的环境背景。
其次,宋代商业和手工业发达。为了满足对邻国的纳贡需要,北宋政府广开工商业之门,大规模的手工业的发展,为城市蓄积了大量的燃料。
另外,宋代实行的强干弱枝政策,豢养了大批终身服役的禁军,这些人员和物资的集中调度,给中央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火灾风险。燃料即风险,故在某些气象条件下,尤其如此。宋代的灭火手段落后,只好靠人海战术,就近对付火灾。尽管如此,杭州仍然发生了十几次大规模的火灾,受灾人群动辄数万人。
不过只有足够的人口密度和相当的物质生产水平,才能发生重大城市火灾,并保证维持一支较专业的消防队伍。消防可以减少财物的损耗,却不能直接产生财物,因此消防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了应对火灾
宋代推出了严密的军巡铺制度,以深入地方基层的军事消防制度来弥补缺乏灭火手段的不足。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开封)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这些军士的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为及时发现火警,军巡铺还在“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
铺兵轮流更替,昼夜值班,风雨寒暑不避。发现火警,及时报告。楼下“有官房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并备有多种灭火器械。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军士便立即携带消防器械,奔赴失火地点进行扑救。宋朝消防得到肯定与赞扬
马可波罗在1295年前后访问行在(杭州)之时,仍然对当时超一流的大型都市(人口超百万)的严密消防管理制度(军巡铺)感到惊讶,认为东方的城市管理制度优于西方。
仰慕宋代文明的日本也将其部分地继承下来,并反过来把军事推广到我国东北地区,并随着东北干部的南下而推广到全国。
三、安全法起源?
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政府制订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些法规都安全管理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针对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人类进入20世纪才迈出了步伐,这就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最早的劳动安全相关法规,要数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劳动大会,提出了《劳动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资本家合理地规定工时、工资及劳动保护等。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最为完善的国度。除此,很多国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纪,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
四、安全带起源?
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 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上,一名赛车手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赛车,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竞赛 时,他们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赛车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逃生。这几根皮带也就成为汽车安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首次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生命。
五、数据库一词的起源?
“数据库”起源于20世经90年代,当时美国为了战争的需要,把各种情报收集在一起,存储在计算机,叫做Data Base(DB).
六、安全工程的起源?
安全工程概念起源于1978年,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被教育部批准创办研究生教育。
七、东大数据库安全吗?
东大数据库安全,数据库方向计算机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还可以计算机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八、如何有效保护数据库安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保护:
1、使用安全的密码策略
2、使用安全的帐号策略
3、加强数据库日志的记录
4、管理扩展存储过程
5、使用协议加密
6、不要让人随便探测到你的TCP/IP端口
7、修改TCP/IP使用的端口
8、拒绝来自1434端口的探测
9、对网络连接进行IP限制
10、安装数据库审计系统(例如:昂楷数据库审计系统)
九、数据库实例安全访问原则?
信息安全中,安全策略主要是维护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因此,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将主要围绕这三点进行,包括物理安全、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应急响应等。
以微软的SQL Server 数据库为例来说明制订其安全策略的思路,其他数据库安全策略制订思路基本类似。
访问控制是基本安全性的核心。它包括了帐号管理、密码策略、权限控制、用户认证等方面,主要是从与帐号相关的方面来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
比如:Spida蠕虫仅仅利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的最高管理员帐号sa密码为空而入侵并扩散的。
十、数据库安全技术包括哪些?
数据库安全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身份认证:通过多因素身份认证、强密码策略等方式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访问数据库。2. 访问控制:通过权限管理、角色划分和访问控制列表等方式,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3. 数据加密: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漏。4. 安全审计:通过日志记录、审计跟踪和异常检测等方式,发现并追踪数据库活动中的安全事件。5. 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数据库,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或数据损坏时能迅速恢复数据。6. 防止SQL注入:通过参数化查询、预编译语句等方式,防止恶意SQL注入攻击。7. 数据库防火墙:部署数据库防火墙,过滤非法流量,防止SQL注入等攻击。8. 云服务的安全控制:对于使用云服务的数据库,需设置安全组、实例安全等措施,保护云上的数据安全。9.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对数据库管理员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了解常见的安全威胁并知道如何应对。10. 安全漏洞补丁管理:及时发现、修复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漏洞,以减少系统被攻击的风险。这些是常见的一些数据库安全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还会有新的安全技术出现。
热点信息
-
在Python中,要查看函数的用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使用内置函数help():在Python交互式环境中,可以直接输入help(函数名)来获取函数的帮助文档。例如,...
-
一、java 连接数据库 在当今信息时代,Java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尤其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企业级应用开发还是...
-
一、idea连接mysql数据库 php connect_error) { die("连接失败: " . $conn->connect_error);}echo "成功连接到MySQL数据库!";// 关闭连接$conn->close();?> 二、idea连接mysql数据库连...
-
要在Python中安装modbus-tk库,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保您已经安装了Python解释器。您可以从Python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下载和安装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