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mvcc是什么?
一、mvcc是什么?
MVCC是多版本并发控制(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的缩写。MVCC是一种数据库并发控制方法,它通过为每个数据行保存多个版本,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行数据,避免了读取和修改锁的竞争。当一个事务要修改数据时,MVCC会为其创建一个新版本,并将新版本和旧版本做一个版本链,这样之前读取旧版本的事务仍然可以访问旧版本,而新事务读取新版本。MVCC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并发性能,减小锁竞争带来的开销,常见于高并发场景下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如MySQL的InnoDB引擎。
二、mvcc事务实现原理?
MVCC全称是: 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多版本并发控制,提供并发访问数据库时,对事务内读取的到的内存做处理,用来避免写操作堵塞读操作的并发问题。
举个例子,程序员A正在读数据库中某些内容,而程序员B正在给这些内容做修改(假设是在一个事务内修改,大概持续10s左右),A在这10s内 则可能看到一个不一致的数据,在B没有提交前,如何让A能够一直读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呢?
有几种处理方法,第一种: 基于锁的并发控制,程序员B开始修改数据时,给这些数据加上锁,程序员A这时再读,就发现读取不了,处于等待情况,只能等B操作完才能读数据,这保证A不会读到一个不一致的数据,但是这个会影响程序的运行效率。还有一种就是:MVCC,每个用户连接数据库时,看到的都是某一特定时刻的数据库快照,在B的事务没有提交之前,A始终读到的是某一特定时刻的数据库快照,不会读到B事务中的数据修改情况,直到B事务提交,才会读取B的修改内容。
一个支持MVCC的数据库,在更新某些数据时,并非使用新数据覆盖旧数据,而是标记旧数据是过时的,同时在其他地方新增一个数据版本。因此,同一份数据有多个版本存储,但只有一个是最新的。
MVCC提供了 时间一致性的 处理思路,在MVCC下读事务时,通常使用一个时间戳或者事务ID来确定访问哪个状态的数据库及哪些版本的数据。读事务跟写事务彼此是隔离开来的,彼此之间不会影响。假设同一份数据,既有读事务访问,又有写事务操作,实际上,写事务会新建一个新的数据版本,而读事务访问的是旧的数据版本,直到写事务提交,读事务才会访问到这个新的数据版本。
MVCC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实现方式是将数据记录的多个版本保存在数据库中,当这些不同版本数据不再需要时,垃圾收集器回收这些记录。这个方式被PostgreSQL和Firebird/Interbase采用,SQL Server使用的类似机制,所不同的是旧版本数据不是保存在数据库中,而保存在不同于主数据库的另外一个数据库tempdb中。第二种实现方式只在数据库保存最新版本的数据,但是会在使用undo时动态重构旧版本数据,这种方式被Oracle和MySQL/InnoDB使用。
三、mysql mvcc解决什么问题?
解释说明如下:
MySQL的大多数事务型存储引擎实现的都不是简单的行级锁。基于提升并发性能的考虑,它们一般都同时实现了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不仅仅是MySQL,包括Oracle,PostgreSQL等其他数据库系统也都实现了MVCC,但是各自的实现机制并不相同,因为MVCC并没有一个同一的标准。
可以认为MVCC是行级锁的一个变种,但是它在很多情况下避免了加锁操作,因此开销更低。大多数的MVCC都实现了非阻塞的读操作,写操作也只锁定必要的行。
MVCC的实现,是通过保存数据在某个时间点的快照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不管需要执行多长时间,每个事务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根据事务开始的时间不同,每个事物对同一张表,同一时刻看到的数据可能是不一样的。
不同存储引擎的MVCC实现是不同的,典型的有乐观(optimistic)并发控制和悲观(pessimistic)并发控制。
InnoDB的MVCC是通过在每行记录后面保存两个隐藏的列来实现。这两个列,一个保存了行的创建时间,一个保存了行的过期时间(删除时间)。并且存储的并不是真实的时间值,而是系统版本号(system version number)。每开始一个新的事务,系统版本号都会自动递增。事务开始时刻的系统版本号会作为事务的版本号,用来和查询到的每行记录的版本号进行比较。
四、OCC和MVCC的区别是什么?
*最简单的并发控制算法是2PL(2 Phase Locking),分为两阶段:
1)获得锁阶段;
2)释放锁阶段。
一般2PL被称为是悲观并发控制。
与之相对的是乐观并发控制OCC(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OCC假设事务会成功,开始事务时该读读,该写写,不加锁。只有到提交时做一下验证,验证这个事务是不是能够成功提交。 OCC分为三阶段:
1)Read Phase, 对于读,放到Read Set,对于写,把写记到临时副本,放到Write Set。因为写是写到临时区的,属于未提交结果,其它事务读不到(这点是和MVCC的重要区别);
2)Validation Phase,重扫Read Set,Write Set,检验数据是否满足Isolation Level,如果满足则Commit,否则Abort;
3)WritePhase,或者叫做Commit Phase,把临时副本区的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完成事务提交。
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是另一种并发控制算法。MVCC为每条记录维护多个快照(Snapshot),通过起止两个时间戳(Begin Timestamp / End Timestamp)维护副本的可见性。读写进行的不同操作如下:
Update,创建一个新的版本(Version);
Delete,更新End Timestamp。
Read,通过起止时间戳判定记录是否对当前事务可见(OCC读不到未提交的记录,所以不需要做这个判断)。
这样,通过Snapshot,实现了读写互不阻塞。但为了实现Serializable,对读写规则还是要进行一定的限制。MVCC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有基于锁定的,MV-2PL,如MySQL。有基于时间排序(Time Ordering)的,叫MV-TO,如PostgreSQL。其实准确来说,PG的实现叫SSI(Serializable Snapshot Isolation),不算MV-TO。也有像OCC那样基于乐观算法的,MV-OCC,即读写时不做验证,延迟到提交时验证。
效率上,2PL读写阻塞,在维护锁开销较小时较好;OCC不维护锁,一些比较新的OCC算法吞吐可以做得很高,不过相应回滚也会比较高,冲突比较小和验证开销小时比较好;MVCC对不同类型的workload都有很好的适应性,读写互不阻塞,回滚率也比OCC好,很多RDBMS也都用MVCC,如Oracle,PostgreSQL,MySQL。还有一个效率问题,随着现在CPU核心数越来越多,考虑并发控制算法往往需要考虑它的多核扩展性好不好。由于多数MVCC,OCC算法都需要时间戳分配,时间戳通常对全局变量进行CAS(Compare And Swap)操作来计算,当核心数变大时,CAS的争用也变大了。
另外,现在的许多并发控制方法经常混合了多种算法。先有人提出了A,后有人提出了B,再后来就有人提出了A+B,那么A+B应该是叫A呢还是叫B呢?就像上面提到的MV-2PL,MV-TO,MV-OCC。
-------------------------------------
关于并发控制算法怎么分类,有不同的意见。
《Transac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对并发控制算法的分类。把多版本相对于单版本,作为另一个维度看。多版本可以应用在任一算法上,形成MV-SGT,MV-TO,MV-2PL,MV-OCC等。
而CMU 15-722课程里,把并发控制分为两类,2PL和TO,OCC和MVCC都归为TO。
-------------------------------------
感谢 @Ed Huang 纠正关于2PL应用场景的错误
五、深入了解SQL Server中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和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背景下,数据库系统需要高效处理多用户并发访问问题。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作为一种有效的并发控制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SQL Server中的MVCC,阐明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优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机制。
什么是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是一种数据库管理技术,用于支持多个用户的并发数据访问而不产生冲突。在传统的锁机制下,数据库操作通常需要加锁,以确保数据一致性,但这样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和响应时间变长。MVCC通过为每个操作提供一个数据的“快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问题。
SQL Server中的MVCC实现
在SQL Server中,MVCC主要通过行版本控制来实现。每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行进行修改时,SQL Server会创建一个新版本的行,同时保留旧版本供其他事务访问。这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 版本号管理:每一行数据都包含一个版本号,这个版本号出现在系统内部,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 快照隔离级别:SQL Server提供了快照隔离(Snapshot Isolation)和读已提交快照隔离(Read Committed Snapshot Isolation, RCSI)两种隔离级别,可以利用MVCC机制。
- 版本存储:旧版本的数据行会被存储在专门的版本存储区,供未完成的事务访问。
MVCC的工作原理
在理解MVCC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需要熟悉几个概念:
- 快照:MVCC中的“快照”是指某个时间点数据的状态。当事务开始时,SQL Server会为该事务创建一个数据快照,以确保它可以访问到一致的数据。
- 可见性规则:SQL Server通过可见性规则来确定事务是否能够看到某个数据版本。具体而言,事务只能看到在其开始时间之前提交的版本。
举个例子,假设有两个事务同时运行:
- 事务A在读取数据X时会看到X的当前版本。
- 事务B正在更新数据X并创建一个新版本。
即便事务B尚未提交,事务A仍然可以查看到X的旧版本,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
MVCC的优势
应用MVCC在SQL Server中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并发性能:由于事务不需要等待其他事务释放锁,MVCC能显著提高并发性能,减少死锁发生的几率。
- 增强数据一致性:事务获得的数据快照确保了读取数据的一致性,降低了“脏读”的风险。
- 更灵活的事务处理:开发人员可以更自由地设计应用程序,因为MVCC允许读取和修改操作并行执行,事物之间的干扰减少。
MVCC的局限性
虽然MVCC在实现高并发性和降低冲突方面表现优秀,但也有其局限性:
- 版本存储量:在频繁修改的场景中,旧版本数据可能会占用大量存储空间,需要定期清理,这为数据库维护增加了负担。
- 读取延迟:在某些情况下,大量的旧版本可能会导致读取延迟,尤其是在写操作频繁的环境中。
- 性能开销:尽管MVCC可以提高并发性能,但由于它需要管理多个数据版本,导致一定的性能开销。
如何在SQL Server中启用MVCC
在SQL Server中启用MVCC相对简单。以下是设置快照隔离的基本步骤:
- 启用数据库快照隔离: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右键点击目标数据库,选择属性。在选项中找到“允许快照隔离”并设置为“是”。
- 设置会话的隔离级别:在需要使用快照隔离的事务中,执行以下语句: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SNAPSHOT;
这样便可以在事务中使用MVCC的优势。
结论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据库并发控制技术,尤其在处理高并发场景时表现出色。SQL Server通过版本管理和快照隔离,合理地控制了数据的一致性和访问性能。虽然MVCC在实现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带来的优势不容忽视。通过理解和掌握MVCC,开发者可以合理设计数据库事务,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您能对SQL Server中的MVCC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利用这一机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六、mvcc型电动阀门控制箱怎么接消防模块?
用输入输出模块,主机到输入输出模块四根线,两根信号线两根24v电源线,模块到280防火阀四根线,两根启动,两根回答,回答接到防火阀的常开点上。 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路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70℃时,易熔片熔断,阀门在扭簧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阀门关闭时,输出关闭信号。 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管路上,平时一般呈关闭状态,火灾时手动或电动开启,起排烟作用。 当排烟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排烟作用的阀门
七、如何建立数据库,利用什么软件建立数据库?
啥叫数据库?excel也可以算,access也可以算,mysql也可以算,hbase也可以算,你要数据库干啥,决定了你怎么搭建数据库。
八、数据库设计?
本文档明确数据库设计原则和规范,规范数据库对象命名方式,见名知意,强化分工,保证数据库高效稳定运行
1 数据库设计原则
1) 充分考虑业务逻辑和数据分离,数据库只作为一个保证ACID特性的关系数据的持久化存储系统,尽量减少使用自定义函数、存储过程和视图,不用触发器。
2) 充分考虑数据库整体安全设计,数据库管理和使用人员权限分离。
3) 充分考虑具体数据对象的访问频度及性能需求,结合主机、存储等需求,做好数据库性能设计。
4) 充分考虑数据增长模型,决策是否采用“分布式(水平拆分或者垂直拆分)”模式。
5) 充分考虑业务数据安全等级,设计合适的备份和恢复策略。
2 设计规范
2.1 约定
1) 一般情况下设计遵守数据的设计规范3NF,尽量减少非标准范式或者反模式使用。
3NF规定:
Ø 表内的每一个值都只能被表达一次。
Ø 表内的每一行都应该被唯一的标识(有唯一键)。
Ø 表内不应该存储依赖于其他键的非键信息。
常见关键字(不得直接作为相关命名):range、match、delayed、select、and、from、where、not、in、out、add、as、user、name、key、index、type、group、order、max、min、count、concat、by、desc、asc、null等等,更多请参考 MySQL 官方保留字。
2) 数据库和表的字符集统一:字符集(utf8mb4),排序规则(utf8mb4_general_ci)
2.2 表设计规范
1) 应该根据系统架构中的组件划分,针对每个组件所处理的业务进行组件单元的数据库设计;不同组件间所对应的数据库表之间的关联应尽可能减少,确保组件对应的表之间的独立性,为系统或表结构的重构提供可能性。
2) 采用领域模型驱动的方式和自顶向下的思路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分析系统业务,根据职责定义对象。对象要符合封装的特性,确保与职责相关的数据项被定义在一个对象之内,不会出现职责描述缺失或多余。
3) 应针对所有表的主键和外键建立索引,有针对性地建立组合属性的索引。
4) 尽量少采用存储过程。
5) 设计出的表要具有较好的使用性。
6) 设计出的表要尽可能减少数据冗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3 字段规范
1) 一行记录必须表内唯一,表必须有主键。
2) 如果数据库类型为MYSQL ,应尽量以自增INT类型为主键。如果数据库类型为ORACLE,建议使用UUID为主键。
3) 日期字段,如需要按照时间进行KEY分区或者子分区,则使用VARCHAR2类型存储,存储格式为:YYYYMMDD 。如若不需要以KEY形式作为分区列,则使用DATE或者DATETIME类型存储。不建议使用时间戳存储时间。
4) 字段名称和字段数据类型对应,如DATE命名字段,则存储时间精确到日,如TIME命名字段,则存储时间精确到时分秒,甚至毫秒。
2.4 命名规范类
2.4.1 约定
1) 数据库对象命名清晰,尽量做到见名知意,在进行数据库建模时备注对象,便于他人理解。
2) 数据库类型为MYSQL,采用全小写英文单词
3) 数据库类型为ORACLE,则使用驼峰式命名规范
4) 数据库对象命名长度不能超过30个字符
3 管理范围
管理数据库中所有对象,包括库,表,视图,索引,过程,自定义函数,包,序列,触发器等
3.1 建库
1) 数据库名:采用小写英文单词简拼或汉字小写拼音,多个单词或拼音采用下划线"_"连接
2) 数据库编码规则及排序规则:字符集(utf8mb4),排序规则(utf8mb4_general_ci)
3) 建库其他要求:库名与应用名称尽量一致
3.2 建表
表名应使用名词性质小写英文单词。如果需要单词词组来进行概括,单词与单词之间使用英文半角输入状态下_连接。如果超长,则从前面单词开始截取,保留单词前三位,保留完整的最后一个单词,如果依然超长,则保留前面单词首字母,直接和最后一个单词连接;临时表命名以TMP开头,命名格式为TMP_模块/用途名称_名字拼音首字母;表名不能直接采用关键字命名
1) 表命名:采用“业务名称_表的作用”格式命名(例如:alipay_task / force_project / trade_config)
2) 建表其他要求:表名长度不能超过30个字符;一定要指定一个主键字段;必须要根据业务对表注释;如果修改字段含义或对字段表示的状态追加时,需要及时更新字段注释;
3) 表必备字段:
`is_delete` tinyint(1)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状态(1删除、0未删除)',
`is_enabled` tinyint(1)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1' COMMENT '状态(1启用、0作废)',
`op_first` varchar(50) DEFAULT NULL COMMENT '创建人',
`op_first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COMMENT '创建时间',
`op_last` varchar(50) DEFAULT NULL COMMENT '更新人',
`op_last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COMMENT '更新时间',
3.3 建字段
1) 字段命名:
表中标识唯一性字段必须以标识性简称+id命名。其余字段根据存储信息,使用名词性质英文单词表示,如需要单词词组来进行概括,单词与单词之间使用英文半角输入状态下_连接。外键引用字段使用外键表_id的形式命名;字段名必须使用小写字母或数字,禁止出现数字开头,禁止两个下划线中间只出现数字;表达是与否概念的字段,必须使用 is_xxx 的方式命名,数据类型是 unsigned tinyint;表达逻辑删除的字段名 is_deleted,1 表示删除,0 表示未删除
2) 字段类型、长度
如果存储的字符串长度几乎相等,使用 char 定长字符串类型;小数类型为 decimal;id 必为主键,类型为 bigint unsigned;应尽量以自增INT类型为主键;优先选择符合存储需要的最小的数据类型;将字符串转化为数字类型存储;对于非负数据采用无符号整形进行存储signed int -2147483648-2147483648,unsigned int 0-2147483648,有符号比无符号多出一倍的存储空间;varchar(n) n代表字符数,不是字节数,varchar(255)=765个字节,过大的长度会消耗更多的内存;避免使用text\BLOB数据类型,建议text\BLOB列分离到单独的扩展表中,text\BLOB类型只能使用前缀索引;避免使用enum数据类型,修改enum需要使用alter语句,enum类型的order by操作效率低,需要额外操作,禁止使用数值作为enum的枚举值;尽可能把所有列定义为not null,索引null列需要额外的空间来保存,所以要占用更多的空间,进行比较和计算时要对null值做特别的处理;禁止字符串存储日期型的数据,缺点1:无法用日期函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缺点2:用字符串存储日期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使用timestamp或datetime类型存储时间,timestamp存储空间更小;财务的相关金额使用decimal类型,decimal类型为精准浮点数,在计算时不会丢失精度,float、double非精准浮点数
3) 字段其他要求
字段名称长度不能超过30个字符、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联合主键、字段尽可能不允许为null(为null时设定默认值)、文本类型字段,属性 字符集(utf8mb4),排序规则(utf8mb4_general_ci)、字段必须根据业务进行注释。
3.4 建索引
主键索引名为 pk_字段名;唯一索引名为 uk_字段名;普通索引名则为 idx_字段名。
说明:pk_ 即 primary key;uk_ 即 unique key;idx_ 即 index 的简称。
3.5 创建数据库表视图
1) 视图命名:以"v_项目名/模块名_用途"格式命名
2) 视图其他要求:视图名称长度不能超过30个字符
3.6 建存储过程及自定义数据库函数
1) 存储过程命名:以"sp_用途"格式命名
2) 自定义数据库函数:以“fn_用途”格式命名
3) 存储过程或自定义数据库函数:参数命名以“p_”开头命名;内部变量命名以“v_”开头命名;游标命名以“cur_loop_”开头命名;循环变量命名以“i_found_”开头命名。
3.7 建数据库用户
用户命名:采用授权用户姓名全拼小写命名
3.8 其他要求
1) 查询大数据表,参数字段需建索引;
2) 数据库表、字段删除或变更操作(a-不需要的表或字段,一般备注“作废”即可;b-需要修改的表或字段,先备注作废原表或原字段,再创建新表或新字段,且备注好作废原因。);
九、数据库类型有哪些,目前主流数据库是哪种?
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键值(Key-value)数据库。主流的数据库那就是关系型数据库了,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墨天轮最新排名(2022.11)数据库前十榜单中关系型数据库占了1-9名,前二十榜单中也仅有两个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之所以占了绝大部分数据库份额,是因为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成熟的数据库技术理念,其精髓的范式设计,严谨的一致性,原子性,完整性等优势是无法被取代的。
AntDB在运营商深耕了十几年,覆盖了OLTP与OLAP场景,是非常典型的HTAP类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业务覆盖计费、CRM等核心交易,同时覆盖清算分析等分析型业务。比如AntDB数据库服务于中国电信某省计费系统上云,包含数据层、批价和出账流程等大规模业务。在系统设计上,将资源、资产等交易热数据迁移到AntDB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业务关键数据的访问效率,整体提高了话单事务的处理性能。AntDB数据库支撑10亿用户的通信交易场景,进行在线交易与数据分析处理的HTAP混合负载,帮助客户解决核心系统解决海量数据管理难题,基于分布式的架构设计,实现了在线弹性伸缩、强一致性事务、跨机房高可用等能力。
十、数据库设计 案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MySQL数据库设计案例,以存储学生和课程信息为例:
假设我们有两个实体:学生(Student)和课程(Course),每个学生可以选择多个课程,每个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
首先,我们创建两个表来表示学生和课程:
Student表
列名 | 类型 |
---|---|
student_id | INT (主键) |
name | VARCHAR |
age | INT |
gender | VARCHAR |
Course表
列名 | 类型 |
---|---|
course_id | INT (主键) |
name | VARCHAR |
credit | INT |
instructor | VARCHAR |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关联表来存储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表示学生选择了哪些课程:
Student_Course表
列名 | 类型 |
---|---|
student_id | INT (外键) |
course_id | INT (外键) |
在Student_Course表中,student_id和course_id列分别作为外键,关联到Student表和Course表的主键。
这种设计模式称为"多对多"关系,通过使用关联表来实现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通过以上的数据库设计,你可以存储和查询学生、课程以及学生选择的课程的信息。当然,具体的数据库设计取决于你的实际需求和业务规则,上述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示例。
热点信息
-
在Python中,要查看函数的用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使用内置函数help():在Python交互式环境中,可以直接输入help(函数名)来获取函数的帮助文档。例如,...
-
一、java 连接数据库 在当今信息时代,Java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尤其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企业级应用开发还是...
-
一、idea连接mysql数据库 php connect_error) { die("连接失败: " . $conn->connect_error);}echo "成功连接到MySQL数据库!";// 关闭连接$conn->close();?> 二、idea连接mysql数据库连...
-
要在Python中安装modbus-tk库,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保您已经安装了Python解释器。您可以从Python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下载和安装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