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数据包是如何寻址的?
一、数据包是如何寻址的?
数据包是跨网寻址,转发过程 。
譬如,数据包的转发流程, 环境是三层交换机有两个网段:
pc1算出pc2和自己不是同网段,所以要将数据包发送到网关 由网关进行三层寻址转发。
然后,三层交换机会根据其目的ip地址进行本机的arp缓存查找,三层交换机得知pc2-mac地址后将转发数据,三层包头为源pc1-ip,目的为pc2-i,二层帧包头为源192段网关mac,目的为pc2-mac。
最后,pc2将收到三层交换发来的数据包,进行拆封即可获取数据,并回复pc1。
二、主机寻址规则
在计算机网络中,主机寻址规则是确保网络通信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之一。每台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都需要一个唯一的地址,以便在网络中进行识别和定位。通过遵循主机寻址规则,网络设备可以将数据正确地发送到目标主机,并确保数据包按照正确的路径传递。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在主机寻址规则中,IP地址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IP地址是一个在网络中用于唯一标识设备或主机的数字标签。它由32位或128位组成,分为4个或8个字节。IPv4是最常用的IP地址版本,它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以十进制形式表示。
另一个与IP地址密切相关的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边界,将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长度相同的二进制数字,由一串1和一串0组成。子网掩码中1的部分代表网络地址,0的部分代表主机地址。
主机寻址规则
根据主机寻址规则,IP地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要求:
- 唯一性:每个设备的IP地址必须是唯一的,以确保网络路由正常。
- 层次性:IP地址按照网络的层次结构进行分配,以便实现较高效的路由和管理。
- 连续性:IP地址应该分配给彼此相邻的主机,以便实现更好的网络管理和编址。
- 可扩展性:IP地址系统应该具备足够的扩展性,以适应网络的增长和变化。
寻址方案
主机寻址规则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寻址方案:
静态寻址
静态寻址是指手动为每台设备分配一个IP地址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网络管理员手动为每个设备分配唯一的IP地址,并确保没有地址冲突。虽然静态寻址可以提供稳定和可控的IP地址分配,但对于大型网络来说,手动管理所有设备的IP地址是一项繁琐且容易出错的任务。
动态寻址
动态寻址是一种自动分配IP地址的方式。在动态寻址中,网络设备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来自动获取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DHCP服务器负责分配可用的IP地址,并在设备连接到网络时自动为其分配IP地址。动态寻址简化了IP地址管理,减轻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网络地址转换(NAT)
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的技术。由于IPv4地址资源有限,私有IP地址可以在局域网内重复使用,但不能直接在公共互联网上使用。NAT通过将多个私有IP地址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公共IP地址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
主机寻址规则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确保了网络通信的顺利进行。通过正确遵循主机寻址规则,网络设备能够将数据正确地发送到目标主机,并保证数据包按照正确的路径传递。静态寻址和动态寻址是常见的寻址方式,而NAT技术则解决了IPv4地址资源有限的问题。
三、什么是位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
直接寻址方式: 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直接给出的不是操作数,而是操作数的存储器地址,这种方式称为直接寻址方式。根据指令地址码部分给出的直接地址A就可以从存储器中读出所需要的操作数。这种寻址方式简单,直观,也便于硬件实现,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存储器容量不断扩大,所需要的地址码越来越长,势必造成指令的一部分,不能修改,故只能用来访问固定存储器单元。 如果汇编原程序中跳转指令中使用的是标号,编译后是直接跳转,如果使用了寄存器参量的就是间接跳转的了。 只能说内存寻址的大小与CPU位数有关,但不完全有CPU位数决定,这里有人为的设置,同为64位的CPU,寻址大小、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 人为限制内存地址用8位2进制数表示,那他的寻址大小是2的8次方,就是256,也就是可以支持256比特大小的内存,以此类推,所以要看你的CPU是怎么定义内存地址的。 如果你为了玩游戏没必要关心这些,只要知道怎么配置快就行了,如果你想学点东西,可以找本书看看,这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在电子电路中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因为不知道寻址方式是无法设计电路和编程的。 你可以去INTEL网站下技术白皮书,里面很详细
四、数据寻址的八种方式怎么理解?
立即寻址 mov AX,1000H 操作数= 1000H
寄存器寻址 mov AX,BX 操作数=(BX)
直接寻址 mov AX,[1000H] 操作数=(1000H)
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AX,[BX] 操作数=((BX))
存储器间接寻址 mov AX,I1000H 操作数=((1000H)) I为间接寻址标志位,为1时间接寻址。
变址寻址 mov AX,[SI+1000H] 操作数=((SI)+1000H)面向用户,解决程序循环控制问题
相对寻址 是变址寻址的特例 EA =(PC)+ D 主要用在程序控制类指令中,提供程序转移地址
基址寻址 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 EA = BASE + D 形式上类似变址寻址;面向系统,解决程序在存储器中的定位和扩大寻址空间等
五、ip地址如何寻址
IP地址如何寻址
背景介绍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类似于邮寄信件时目的地的详细地址,是确保数据正确抵达目标设备的关键信息。想象一下,如果没有IP地址,互联网将无法正常运作。
IP地址的概念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它是互联网中用于识别设备的地址系统。IP地址由一系列数字组成,能够唯一地标识网络上的设备。常见的IP地址版本包括IPv4和IPv6,它们分别使用32位和128位地址格式。
IP地址的分类
根据其在网络中的作用和位置,IP地址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网络类型和范围的不同划分为A、B、C、D和E类别。
IP地址的寻址过程
了解IP地址如何寻址是网络技术中的基础知识。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源设备需要知道目标设备的IP地址才能正确发送数据。IP地址寻址过程包括路由选择、数据包封装和传输等步骤。
IPv4和IPv6的区别
虽然IPv4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最常用的IP地址版本,但随着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和其他新技术的发展,IPv6逐渐被广泛采用。IPv6的主要优势在于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好的安全性。
IP地址管理
有效管理IP地址对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优化网络性能至关重要。通过IP地址规划、地址分配和地址转换等方式,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IP资源。
结论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IP地址不仅仅是网络通信的基础,更是连接人与信息的桥梁。深入了解IP地址如何寻址将有助于提升网络管理和优化网络体验。
六、字节寻址和位寻址区别?
位地址就是每一个位的地址,8位一个字节,如果把字节比为一个8位的数组的话,字节地址就是这个数组的首地址,具体区别如下。
字节地址和位地址的区别:
一、位地址是字节地址中的某一位,在RAM 中,位地址20H是字节地址24H的最低位。
二、字节地址20H有8个位地址:从00H---07H,所以在用汇编去编程的时候,需要注意操作的地址是位地址还是字节地址。
三、把数据存放在含有位地址的字节地址中相连时,可以在程序中去改变这个数据的某一位,所以字节地址中可以存放8个位变量。
四、在用汇编去编程的时候,需要注意操作的地址是位地址还是字节地址。
五、把数据存放在含有位地址的字节地址中时,可以在程序中去改变这个数据的某一位,字节地址中可以存放8个位变量
此生不悔入电子,穷尽一生搞技术
七、西门子1200数据取址寻址指令?
西门子S7-12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使用TIA Portal软件进行编程。在S7-1200中,数据的取址和寻址是通过使用位地址、字地址或多字节地址来完成的。以下是针对S7-1200的常见取址和寻址指令:
1. 位地址(Bit Addressing):可以通过位地址引用一个单个的开关、灯或触点。例如:
- I:输入位地址,表示输入模块的输入点。例如,I0.0 表示输入模块的第一个输入点。
- Q:输出位地址,表示输出模块的输出点。例如,Q2.3 表示输出模块的第三个输出点。
- M:内存位地址,用于保存中间变量或标志位。例如,M4.1 表示内存区域的第一个位。
2. 字地址(Word Addressing):用于引用16位的数据(如整数或二进制数据)。例如:
- AIW:输入字地址,在输入模块中引用一个16位输入数据。
- AQW:输出字地址,在输出模块中引用一个16位输出数据。
- MW:内存字地址,用于存储16位数据。
3. 多字节地址(Double Word Addressing):用于引用32位的数据(如浮点数)。例如:
- ADW:扩展输入地址,在输入模块中引用一个32位输入数据。
- AOW:扩展输出地址,在输出模块中引用一个32位输出数据。
- MDW:扩展内存地址,用于存储32位数据。
要正确使用这些地址,请参考TIA Portal软件的编程手册和硬件配置手册,以了解如何设置PLC模块的输入和输出参数,并正确地在程序中使用这些地址。
请注意,具体寻址方式可能会根据您的编程需求、模块配置和TIA Portal软件版本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编程之前,建议仔细研究相关文档、手册和官方资料,以确保正确使用S7-1200系列PLC的寻址和取址功能。
八、变址寻址怎么扩大寻址范围?
寻址范围,又叫寻址空间,一般指的是CPU对于内存寻址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能最多用到多少内存的一个问题。
地址总线为N位(N通常都是8的整数倍;也说N根数据总线)的CPU寻址范围是2的N次方字节,即2^N(B)。寻址范围只和地址线有关系。 数据在存储器(RAM)中存放是有规律的 ,CPU在运算的时候需要把数据提取出来就需要知道数据在那里 ,这时候就需要挨家挨户的找,这就叫做寻址。
但如果地址太多超出了CPU的能力范围,CPU就无法找到数据了。 CPU最大能查找多大范围的地址叫做寻址能力 ,CPU的寻址能力以字节为单位。
内存容量越大,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就越强,但内存容量不可能无限的大,它要受到系统结构、硬件设计、制造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取决于系统的总线宽度(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位数),也可以理解为cpu寄存器位数,而不是它的字长。
地址总线为N位(N通常都是8的整数倍;也说N根数据总线)的CPU寻址范围是2的N次方字节,即2^N(B)。 例如:已知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器容量4MB,按字节寻址,寻址范围是4M;按字寻址,寻址范围是1M。
九、linux数据库主要存储哪些数据?
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字符串型!
十、立即寻址和直接寻址的区别?
直接寻址和立即寻址的区别
立即寻址:是把一个“常数”送到指定位置。直接寻址:是把一个“变量”送到指定位置。
立即寻址就是指令当中自带数据,直接读取,最快;
直接寻址就是指令中存放的是地址,直接解析这个;
立即寻址
指令中在操作码字段后面的部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操作数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立即寻址是获取操作数最快的方式
直接寻址
指令中在操作码字段后面的部分是操作数的地址。
热点信息
-
在Python中,要查看函数的用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使用内置函数help():在Python交互式环境中,可以直接输入help(函数名)来获取函数的帮助文档。例如,...
-
一、java 连接数据库 在当今信息时代,Java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尤其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企业级应用开发还是...
-
一、idea连接mysql数据库 php connect_error) { die("连接失败: " . $conn->connect_error);}echo "成功连接到MySQL数据库!";// 关闭连接$conn->close();?> 二、idea连接mysql数据库连...
-
要在Python中安装modbus-tk库,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保您已经安装了Python解释器。您可以从Python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下载和安装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