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09考研政治复习是买考试大纲好还是大纲解析好?
一、09考研政治复习是买考试大纲好还是大纲解析好?
考研政治复习买考试大纲解析好,考试大纲解析是对考试大纲的深度解析,考试大纲只是给的考试重点内容目录和比较简单的一些知识,而考试大纲解析则是对考试内部知识点的深度剖析,不会的,不理解的看看没问题会明白,所以建议买大纲解析比较好。
二、初级会计职称复习大纲
初级会计职称复习大纲: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如果你正在为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做准备,那么复习大纲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复习大纲提供了一份有条理的教材大纲,它可以帮助你了解要学习的重点和知识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初级会计职称复习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它来确保你的备考计划有条不紊。
初级会计职称复习大纲的重要性
初级会计职称复习大纲是准备考试的必备工具,它具有以下重要性:
- 指导学习:复习大纲提供了一份详细的章节和主题列表,帮助你理清所需学习的知识点。它使你能够有条不紊地学习,确保不会遗漏任何重要的内容。
- 聚焦重点:复习大纲明确了考试的重点和权重,帮助你确定需要更多关注的内容。这样,你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从而更高效地掌握知识。
- 提高效率:由于考试复习涉及大量的知识点和材料,复习大纲可以帮助你过滤掉无关紧要的信息。这样,你可以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的领域上,提高学习效率。
- 检验准备:复习大纲对每个主题都有清晰的要求,可以帮助你评估自己在每个主题上的掌握程度。通过与大纲进行对比,你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领域,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复习。
如何利用初级会计职称复习大纲
以下是一些利用初级会计职称复习大纲的方法,以确保你的备考计划有条不紊:
- 详细阅读复习大纲:在开始复习之前,仔细阅读大纲的每一个部分。了解考试的结构、内容和要求,以及每个主题的重要性和配分比例。
- 制定备考计划:根据大纲的要求,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确定每个主题需要花费的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表。
- 有针对性地学习:根据大纲的权重分配,有针对性地学习重要的主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具有高配分的主题上,但也不要忽视其他主题。
- 整理知识框架:通过阅读复习大纲并结合相关教材,整理一份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主题和章节之间的关系归纳整理,帮助你理清知识结构。
- 制作复习提纲:根据大纲的要求,制作一份简洁明了的复习提纲。包括每个主题的重点概念、公式、记忆方法等。这将成为你复习和温习的重要工具。
- 多维度复习:根据复习大纲的要求,从不同的维度对知识进行复习。例如,可以通过刷题、做案例分析、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检查复习进度:根据大纲的每个主题,定期检查自己的复习进度。对比自己的掌握情况和大纲的要求,及时调整备考计划,强化薄弱的知识点。
结语
初级会计职称复习大纲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工具。通过详细阅读和利用复习大纲,你可以有条不紊地制定备考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知识点。记住,复习大纲提供了考试的重点和要求,而你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23考研大纲出来了,怎么根据大纲高效复习呢?
看了几位老师的大纲解读直播,总结一下:英语作文有点变化,政治今年变化有点大,数学完全没有变化!
别听营销号贩卖焦虑,一个一个疯狂鼓吹今年大纲有大改动巴拉巴拉!今年相较于前几年变动确实有点多,但也都是正常改动,老师们都有预判和补充,大纲变动这事交给老师就行,自己别瞎焦虑,这时候一慌就变韭菜。
先来说政治,今年政治算是这几年变动最大的,实质变动共计68处。
1)马原:9处新增,4处修改调整,变化的都是重点知识点,命题热点。
2)史纲:主要是章节结构调整,对考试影响不大。
3)毛zhong特:11处新增,6处修改调整,变化较大。加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导论线索,以及整个8-11章有结构变动和大量内容修改,中特实质变动的地方有30多处,算是变动最大的科目。
4)思修法基:2处新增,3处修改调整,3处删减,新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显著特征,以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只相关表述,和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相关内容,其他地方微调,差别不大。
附上徐涛老师的新大纲解析pdf,配合徐涛冲刺背诵笔记和背诵攻略,妥妥当当,拿下选择题没有问题!
【徐涛】23考研政治新大纲内容解读(核心考案版).pdf现在到考试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啦,所以对于政治这门课,咱们就是说一定要学会战略放弃,效率为王。
视频课就不推荐大家去看了,尤其是对于英语数学专业课不怎么好的同学,有时间听课不如多做点题记得牢!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有实在搞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就具体的问题去找徐涛的强化班看一看。
也不要买诸如“精讲精练”、“核心考案“这种动辄几百页的教材:你没时间看,看了也记不住,建议直接上徐涛的《背诵笔记》。其实就是《核心考案》的浓缩版,小小一本,把所有考点都浓缩汇总,把那些举例解释的内容都删掉了,只保留了重要的命题重点。
考研政治本来就是一门可以靠技巧得高分的学科,所以如果你10月份刚开始复习,建议直接放弃视频课放弃教材,直击考点!如果担心自己记不住,还可以配合徐涛的《背诵攻略》,检测对重要选择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一天掌握20个知识点,一共30天600个知识点,巩固效果嘎嘎好!
你接下来考研政治的所有复习,就一定只围绕这本小黄书背诵笔记来进行。不要再像其他人一样,拿着一本精讲精练到走廊里不管是默背还是读背。别这样!你需要的,仅仅只是看熟知识点!
另外史纲部分不听课还想拿高分,请务必准备一本时间轴小册子,可以用上面徐涛送的这本,配合知乎考研官方出品的【考研政治重要会议线】,史纲部分利用时间轴来复习可以帮你以最短的时间攻克史纲选择题!
还有知乎独一无二的考研报考院校信息资料包,不仅刚开始择校的时候用的到,复试的时候也会用到!一些往年的复试录取情况都可以在这份择校信息资料包里找到答案!
点击下方卡片即可0元解锁上面的这几份重要资料,特别提示!不是盐选会员也可以解锁!!!
择校信息资料包,政治会议线、数学公式大全,英语5500词汇表,加上大写的¥0.00,懂?冲就完了!
觉得复习到现在很痛苦的,还可以加群跟其它研友交流,没有这种需求的,拿资料跑就完了!
说回正题,政治拉开差距的永远是选择题,主观题拉不开差距,基本都是25-30分左右,因地区而异,所以前期只需要关注选择题,主观题12月份背肖四就行。所以大家安排政治复习最好是选择题和主观题“二八开”!把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给到选择题!
10月:开始复习,每天学半小时。按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的顺序学习,看徐涛的《考研政治冲刺背诵笔记》,做对应章节的优题库,配合《背诵攻略》巩固记忆效果!
11月:做肖八选择题,目标分数只求过线的同学,只要把优题库和肖八肖四的选择题磕下来就行!
有更高分数要求的同学,可以按顺序补充做做诸如徐涛六件套之类的模拟冲刺套题选择题。
时政部分,时间不够就只做肖八上面的就行,有时间的话可以配合买本涛涛的形策小册子刷刷选择题。
12月:做肖四选择题,背肖四大题。
再来看英语,词汇有一点变动,作文变动比较大!
【周思成】23考研英语大纲变化.pdf1.词汇
词汇变化:新增了15个词,减少了7个词
新增的词汇如下:ascribe、benevolent、 broker、buffer、choir、chunk、custody、 decree、discharge、eradicate、hybrid、landscape、pottery、Predator、Strand
删减的词汇如下:meditate、neutron、shilling、traitor、treason、vowel、zebra
2.作文
小作文:
22年:规定情景:写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
23年:规定情景:写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
“私人和公务信函”就等于“书信、通知和告示”,所以这点没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小作文其实就是把“备忘录和报告”换成了“纪要”。什么是纪要,就是“纪录概要”或者“会议纪要”,大家可以理解为某红书上的那些笔记,其实跟“备忘录”是一样的,考察的可能性比较小,考前背一篇范文就行。
大作文:
22年: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
写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议论性文章
23年:文字、图画、图表等
写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章
大作文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大作文都增加了“文字”,根据大纲给出的样题,“文字”题属于材料评论型作文。先读一段文章的摘要,接取并总结信息,表明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议论文,这种题型在雅思中考察的比较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要求,大家准备作文的时候要重点注意一下这种类型。
第二,往年英语一默认考察图画作文,英语二默认考察图表作文,根据今年给出的样题,现在英语一和英语二这三种题型(文字、图画、图表)都有可能会考到,所以都要准备,但其实大家也不用太紧张,考研英语大作文三段论,换汤不换药。无非是第一段需要学习不同的写法,第二段和第三段该怎么写还怎么写。
从现在到考前,每部分的复习计划如下:
单词:
背,每天背,不能停。
定个要求,每天背100个,9月背核心词和真题词,10月背大纲词。
语法:
语法就别听课了,现在效率太低,可以用上面资料包里的【语法必考点思维导图】自己学就完事!
阅读:
按部就班的刷阅读,每天两篇阅读,不需要太关心正确率,但是做完之后要做好复盘,把不会的真题单词记下来,每天多次重复的背。
对于错误率非常高的阅读或者很难理解的阅读,可以去看看唐迟老师对应的真题讲解视频课。
翻译:
翻译部分有时间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唐静老师的课,同样时间有限不看也没事。拉不开多大分数差距,单词掌握到位都好说。
完形:
这玩意太靠词汇和语法基础了,短时间提高不了太多,我们保5争7就ojk!
复习后期跟着老师学习一下完型填空的做题技巧,配合真题练习熟悉做题技巧,可以快速提升分数,完型部分的真题刷十篇左右足以应付考试。推荐宋逸轩老师的课程,技巧性强,结合往年真题中对词汇考频的总结以及一定的行文逻辑技巧,课程质量很高,大多数同学接受良好。但也别指望听两节课,完型就能拿满分,No way!
新题型:
历年新题型情况汇总
英语一在七选五、排序题、小标题对应三种题型中任选其一,小标题对应考频最低,2020年刚考过,这两年考到的可能性更小。其中,七选五最难,排序题其次,小标题对应最简单。
刘琦老师总结了一套针对新题型部分非常实用的做题方法,技巧具有通用性,基本上可以应付绝大多数题目,建议看完课程之后,总结笔记,吸收做题技巧,配合真题多练几篇,两种题型各做十篇基本就差不多了。
作文:
没别的,语料库积累+模板+字迹工整。
对于小作文,我们除了要准备书信、告示,还有再多准备一个纪要,考前背一篇范文,推荐关注石雷鹏老师的公众号,考前会有范文推送,学姐那年小作文考的notice,就是考试当天中午背的;
对于大作文,英一同学的学习重点依然是图画作文,后期补充学习一点图表作文的写法;英二的同学重点准备图表作文,考图画的可能性很低很低,但适当准备一下不会出错,另外英一、英二都需要关注一下“文字”这种材料评论型作文的写法,以防万一
整体要求方面,除了跟往年一样的语法词汇丰富、结构层次清晰、文体语体恰当,我们还应格外注意别跑题,别说没有逻辑的话,其他就没了!
今年最让人放心的就是数学了,没有变化,按部就班复习就行。
10月-11月中旬:刷真题,同时配合李正元复习全书梳理脉络。
每天上午9:00—11:30做一套,11:30—11:45对答案,晚上复盘。
先做04-09年的真题,做完以后看武忠祥老师的选填技巧班,学做小题的技巧,再做后面10—19年的真题。20-22年的真题留到后面模考!
为什么一再和大家推荐武老师的选填技巧班,因为小题现在有80分,真的很重要!
11月中旬-12月初:做模拟卷。
定时每天上午8:30-11:30做一套,15分钟改分,晚上再复盘!
必做:李林六套卷和四套卷
有时间按顺序补充做这几个:余炳森五套卷、李永乐六套卷、合工大超越、张宇八套卷+六套卷,时间不够就直接看答案,记下关键步骤,看下解题思路就行。
12月上旬:用20-22年的真题模考。
最好是在周日上午,定时3h,提前感受一下考试氛围。
最后,数学一定要复盘,每天晚上拿出半小时总结错题原因+回顾之前的错题。
专业课大纲的变动,大家就自行登录自己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看看今年的新文件!
最后,分享撒贝宁的一段话,你我共勉:
你的未来是什么样,取决于你现在做什么选择。如果你现在就坐在这等,那对不起,你的未来就是一片空白。但你现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不断的前进,你的未来时刻因为你的努力在发生改变。
我是西瓜皮 @西瓜皮爱学习 ,持续分享更多优质干货内容,不妨点个关注,以后就是自己人啦!
✨祝愿所有学弟学妹顺利上岸,希望我们都有明媚的未来!
四、考研应该根据大纲来复习吗?
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式备考之前,一定要先选择好心仪的学校和专业,然后再根据考研目标制定好详细的复习计划,如此复习才会动力满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如何评估自己要考的专业难度有多大
1、专业难度评价六大维度
关于专业选择问题,评估专业报考难度主要有以下五大维度:
- 往年报录比:报录比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竞争程度,提前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报录比,可以感受一下报考热度,然后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和决心报考该专业。
- 往年复试分数线和复录比:可以通过历年的复试分数线,了解该校的报考难度,如果往年复试分数线 400+,则无疑上岸难度很大;通过复录比,可以确定复试的淘汰比例,心理提前有个底,同时看看该校是否保护第一志愿、歧视本科学历等等。
- 往年的初试和复试占比:大家应该都知道,当一所院校初试分数占比越大,而复试占比越小时,这所学校一定是越好考的。因为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全凭初试分数这一个客观分数来比较,才是最公平的。一般初复试比例是 5:5 和 7:3,我们要尽可能选择 7:3 的学校,减少被刷的可能性。
- 调剂比:调剂比是指调剂人数占复试总人数的比重,调剂比越高,一志愿被刷的概率越大,也就是不保护一志愿。有的学校每年专门留出大量的调剂名额,就是专门为了给 985、211 院校或者初试高分的优质调剂生空出位置,这对一志愿考生是极其不公平的!
- 公共课的各科平均分:通过对比拟录取人员的数学、英语、政治每科平均分,可以确定自己要上岸必须达到的分数水平。
- 专业课试卷的考察内容和平均分:通过专业课试卷内容,比如是简答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可以了解复习的重点。同时通过整体分数情况,也可了解专业课难度。
考研注定是一场只能依靠你自己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战役,从如何择校、如何制定全程的复习规划、如何获取重要的备考资料和信息,再到如何找到能够一次上岸的高效备考方法。毫无疑问,整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和不可分割的。靠运气上岸的是极少数,唯有凭借你自己的努力,加上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最有把握地通过考研初试和复试的考核。
你在知乎上寻找备考经验、备考资料的同时,你可曾知道知乎教育官方也推出了免费的【23 考研小白偷跑计划】?
这份免费的资料能帮你什么?
除了你们经常听到的「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背后的择校数据包——23 考研报考院校核心资料包,为你择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不会因选择错误而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它还可以帮你制定 23 考研英语、政治等全年复习规划方案,让你巧妙避开考研备考过程中的雷区;23 考研英语语法必考点思维导图系统总结;23 考研英语 5500 核心词汇系统总结;23 考研数学公式系统总结大全;以及 23 考研政治全年核心的、最难记忆的重大会议线系统总结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23 考研小白偷跑计划】还有一个强大的社群功能,在这里,你不仅能够邂逅全国各地和你一起为考研默默奋斗的小伙伴们,互相分享考研学习经验,互相监督打卡,你还能遇见已经上岸的师兄师姐,为你答疑解惑和提供最直接的考研经验。
好啦,学长已经把机会给你们啦,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了。在考研的这条漫长道路上,虽然信息、资料获取和交流至关重要,但也千万不要忘记自身的努力,只有找对方法、努力坚持到最后,上岸的把握才会更大。
2、报录比分析
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占录取人数的比例,这也是大家择校最关注的因素。显然,报录比对考研择校是一定的参考因素,但又有多少人就是一度被「高低」报录比的外衣蒙蔽了双眼?
「低报录比」绝不是「好考」的代名词,而报录比高也不代表考研难度大,很多经验贴就从报考人数这一个数据断定难考,实在是太断章取义了,不但容易制造焦虑,还会误导一大批人!
高报录比=难考?
报录比的高低和实际考试、录取的难度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报录比高并不代表就难考,毕竟每年都有一堆弃考和打酱油的考生。
以深圳大学 2020 年硕士录取情况中的「学前教育」专业(045118)为例:
由上图可知,「学前教育」专业报考人数 88,实际参考人数 63,接近 30% 的人弃考。实际录取人数 13,报录比为 7 左右,即 7 个人中录 1 个。全国的平均报录比在 3.0 左右,该专业是该数值的 2 倍多,可谓是不低了,要知道很多专业的报录比低到 1.0 都不到。
但是该专业真的很难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上图可看出,录取统考人数为 13,参加复试人数也为 13,也就是说,参加复试的人全部被录取了。只要你达线,就不刷人,复试就是走一个过场!
再来看录取分数,国家线分为 325,最低录取分数也为 325。说明什么?说明只要过了国家线,就稳上岸,而且还是一个竞争激烈院校的好专业。最低分 325(国家线),最高分 401,我笑了,325 分也能和 401 的高分上一样的学校!考了 325 分的人是不是要笑死在厕所呢!
3、复录比分析
复录比,也叫复试差额比,是复试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真正反映决定考研报考难度的不是大家吹上天的报录比,而是差额复试比。
以北京邮电大学 2020 年各硕士录取情况中的「应用经济学」专业为例(020200):
由上图可知,2020 年该专业报考人数为 225,上线人数为 46(过国家线),推免人数为 10,录取人数为 20。进一步可知,统考录取人数为 10。
答主又从网上找到了该校的复试名单(网上直接搜索 2020 年北京邮电大学复试名单):
从上图可知,应用经济学统考进入复试的为 10 人,而最终统考录取也为 10 人,说明该专业一个没刷人,复试完全是走一个过场,差额复试比为 1:1。只要你初试分数高,达到复试线,就完全录取,爽不爽,完全不用考虑复试刷人的问题。
遇到这种院校和专业就偷着乐吧,但并不是所有学校/专业都是这么贴心,给大家随便列举几个。
比如安徽大学,该校 2021 年法律(非法学)招生人数为 110,进入复试人数为 525,复试比例接近 5:1。进了复试,却还要在 5 个人中刷掉 4 个人,是不是很揪心,也就是复试被刷的概率为百分之 80,可谓是丧心病狂了!
又比如重庆师范大学,该校小学教育专业 2021 年招生人数为 90,进入复试人数高达 265,复试比接近 3: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的小学教育专业,今年计划招生 90 人,进入复试人数高达 265 人,复试比接近 3:1。
这就是复试比的意义,复试比如此之高,就算初试分数再高也胆战心惊,400+的分数被刷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他人在复试中以 350 分逆袭上岸,而你初试 400 分被刷,你是什么感受?
4、初试占比分析
除了复试比以外,初试比也是上岸的重要影响因素。复试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太多,稍加不慎,就有可能复试被刷,故初试比重越高,复试上岸的概率越大,也就越不容易被刷。特别是本科一般、没有科研经历和面试经验的同学,如果怕在复试中占很大劣势,就一定选择初试占比高的院校。
有的学校初试比重高达 70%,复试的比重只有 30%,即总成绩=初试成绩*70%+复试成绩*30%。只要初试的分数足够高,复试只要不出现意外,一般都能录取。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目标院校的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一般都是按照初试排名录取的。
比如江苏科技大学,其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复试成绩计算规则:
还有的院校,初试和复试比重各占百分之 50,这类学校的复试比重就很大了,复试格外重要,因为复试的 1 分相当于初试的好几分。这类院校的计算规则分为两种,一是总成绩=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二是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5)×50% + 复试成绩×50%。 像是以上两种情况,复试低分逆袭的和高分被刷的例子太多了,故择校时必须看清楚学校的复试规则。比如中南民族大学。其复式计算规则为:
5、调剂比
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重要因素——调剂比,调剂比是指调剂人数占复试总人数的比重,调剂比越高,一志愿被刷的概率越大,也就是不保护一志愿。有的学校每年专门留出大量的调剂名额,就是专门为了给 985、211 院校或者初试高分的优质调剂生空出位置,这对一志愿考生是极其不公平的!
遇到这种情况,简直会让人气到爆炸!这似乎意味着,你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上限,不管怎样努力,你都会被卡在机会之外,无力抗争的感觉瞬间呼之欲出了!
比如,南京理工大学,虽然很多同学总是说该校并不压分,但是学长还是要拿事实说话,数据表明,该校更喜欢接收本校生和优质调剂生源而不保护一志愿。
以 2020 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其复试分数线为 355 分,如下图:
该专业计划招生 5 人,但进入复试的只有两个人,分别为 383 分和 401 分。但可笑的是,最后一志愿录取的只有 401 的同学,并没有这位 383 分的同学,如下图。即使他已经竭尽全力考了 383 的高分,远高于复试线 30 分,而且是招 5 进 2,稳赢的局面,居然输了?
学长又去找到了放弃复试的名单,发现还是没有他,如下图:
仔细分析后发现,原来是接收了 4 个高分调剂的考生,人均 400 分左右的初试成绩啊,让人瞠目结舌!气得答主无话可说!
因此,择校时,一定极力避免这种喜欢收优质调剂生源的学校,否则一年的努力很可能就要付诸东流了。
二、如何制定考研复习计划
1、每天的学习计划
✅✅详细安排:400+学长一天 14h 的学习时间安排
(根据自己情况做适当调整,建议每天有效学习时长不低于 10 小时)
- 05:40 起床
- 05:40-6.00 穿衣 洗漱 收拾书包
- 06:00-06:20 操场慢跑 15 分钟+散步走一走
- 06:20-06:40 食堂吃早饭 去考研自习室
- 06:40-07:30 背单词 30 分钟,同时花 20 分钟回顾之前单词(后期背政治)
- 07:30-09:30 看阅读视频,限时做一篇阅读(8 月开始是复习政治)
- 09:30-12:00 复习专业课教材,系统学习专业课基本知识
- 12:00-13:30 30 分钟吃午饭,20 分钟看看手机,午间休息 40 分钟
- 13:30-16.00 看考研数学视频,做好笔记
- 16:00-17:30 温习前一天专业课笔记,然后做专业课相关习题
- 17:30-18:30 30 分钟吃完饭和散散步,然后桌子上趴着睡 20-30 分钟
- 18:30-19:00 刚睡醒,背 30 分钟英语单词,并把上午的单词温习一遍
- 19:00-21:30 啃数学复习全书/继续刷题,总结反思
- 21:30-22:30 英语阅读,或者英语作文,摸索作文框架和积累预料
- 22:30-23.00 复盘当天所学内容、看看明天的计划是什么
- 23:00-23:40 回宿舍,洗漱,睡觉
✨✨建议尽量、尽量在 23:40 就开始入睡,24:00 前睡着。
✅✅总体安排(学习 14 小时+睡觉 7 小时+运动 0.5 小时+吃饭娱乐 2.5 小时)
- 英语 4.5h(背单词 1.4h)
- 政治 2.0h(7、8 月份开始执行,替换掉早上的英语)
- 专业课 4.0h(一直执行)
- 数学 5.0h(一直执行)
- 复盘 0.5h(一直执行)
小计 14.0h
- 吃饭、休息、运动等:3.0h
- 睡觉:7.0h(含午休 40 分钟+晚休 20 分钟)
以上总计:24.0h
2、考研心态调整
树立「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好学心态。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好学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每天收获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如果天天进步,365 天后的我们就会有质的飞跃。很多考研的同学都很焦虑,感觉每天学不够,每天的学习状态浑浑噩噩。但是你要相信,即使是天才,也都是从勤奋走出来的,好学的心不过是把他天才的一面展示出来而已。我们或许不是天才,或许没有天赋,可是勤奋好学同样可以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高峰。即使是一个天才,倘若不学无术,不求进取,恐怕也难成一果。所以说,不管你基础如何,天资聪明或者笨拙,你都需要有好学的心态,最终你也可以心想事成。
3、好好休息
考研一天要复习 10 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午休尤为重要!午休让下午和晚上能够更好学习的一个保证,当你连续工作 5~6 个小时后,精神状态会下降,更需要通过睡觉来缓解疲劳。
如何睡觉也是很有讲究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 饭后不宜马上睡觉;
- 从人的生物钟来讲,中午 1 点钟左右是入睡的最佳时间,此时入睡身体会得到很好的休息;
- 午休时间要适量,半小时最好,最好不要超过 1 小时,时间太长会感到头痛无力,而且也不容易醒。
4、坚持运动
考研是一个长期战、持久战,在这场马拉松中,不但要跑得快,更要跑的久,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很多人没有坚持到最后,正是由于身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心态崩了,也就无疾而终。
三、如何搜集考研关键信息
1、如何搜集目标院校信息
- 报考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查询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历年复试分数线,初试科目和教材、推免名单、招生人数、报录比、保研名额及专业真题等信息;途径:网上搜索【XX 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点击【硕士招生】——历史消息(更多);
- 报考院校学院官网:在上面可查询你报考专业的大量复试信息,包括考试大纲、推免数量、往年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复试形式以及拟录取名单等等;
- 研招网:隶属于教育部的考研官方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专业库、院校库、等内容。途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在上面可查找目标院校报考专业的等级和学科评估结果,看看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作为你选择学校的一个重要依据。途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 历年国家线和复试分数线查询:除了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和学院官网外,这个网站也很好用,汇聚了各个高校的历年复试分数线。途径:历年考研分数线|考研国家线|复试分数线|34 所自划线--中国教育在线。
2、如何查询目标院校报录比
报录比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竞争程度,提前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报录比,可以感受一下报考热度。
- 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网上搜索【XX 学校研究生院】—【招生信息】—【历史数据】-【报考录取统计】;
- 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搜索【XX 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往年数据】—【报录比】;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搜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硕士目录】—【报录比】。直达链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目标学校报录比查询网站:网上搜索【中国考研网】—【报录比】。直达链接:考研报录比 _ 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例 _ 报考人数 - 中国考研网;
- 在线考研院校库官网:网上搜索【新东方在线考研院校库官网】—输入【XX 大学】;直达链接:研招网 _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_ 考研志愿填报参考系统-新东方研究生院校库
3、热门学校的报录比汇总
1.浙江大学
网页链接:
http://www.http://grs.zju.edu.cn/yjszs/28490/list.htm
2.浙江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w.zjnu.edu.cn/2021/0531/c5531a360325/page.htm
3.南京林业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njfu.edu.cn//lnlqx/20210829/i227424.html
4.南京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grawww.nju.edu.cn/912/list.htm
5.南开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b.nankai.edu.cn/2575/list.htm
6.南京农业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grasch.njau.edu.cn/info/1024/3464.htm
7.南京医科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jszs.njmu.edu.cn/4981/list.htm
8.南京邮电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b.njupt.edu.cn/7814/list.htm
9.江苏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ujs.edu.cn/info/1014/2817.htm
10.北京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bnu.edu.cn/detail/b1550f79
11.北京科技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xc.ustb.edu.cn/sssbkzn/ssblb/f9a1daf963f045508b572ecfea9f6345.htm
12.中央财经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gs.cufe.edu.cn/info/1055/8857.htm
13.北京邮电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b.bupt.edu.cn/list/list.php?p=3_14_1
1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网页链接:
https://http://zs.bisu.edu.cn/art/2021/9/8/art_6207_275788.html
15.北京林业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graduate.bjfu.edu.cn/zsgl/lnzstj/index.html
16.首都医科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jsh.ccmu.edu.cn/zsgz/lnqk/111115.htm
17.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skdzs.ucass.edu.cn/info/1077/1986.htm
1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js.cueb.edu.cn/zsks/zsdt/125072.htm
19.国防科技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jszs.nudt.edu.cn/pubweb/homePageList/detailed.view?keyId=11939
20.中南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gra.csu.edu.cn/info/1012/37820.htm
21.同济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tongji.edu.cn/info/1029/2348.htm
22.郑州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gs.zzu.edu.cn/info/1020/11395.htm
23.湖南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gra.hnu.edu.cn/info/1114/7903.htm
24.华南理工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admission.scut.edu.cn/17541/list.htm
25.上海外国语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shisu.edu.cn/e0/b4/c8895a123060/page.htm
26.上海交通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b.sjtu.edu.cn/info/1063/3314.htm
27.上海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jszs.shu.edu.cn/info/1080/5554.htm
28.东华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jszs.dhu.edu.cn/lqbl_8883/list.htm
29.华南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scnu.edu.cn/a/20210917/477.html
30.苏州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js.suda.edu.cn/cd/e0/c8386a314848/page.htm
31.浙江工商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jszs.zjgsu.edu.cn/476/list.htm
32.西安外国语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w.xisu.edu.cn/info/1006/2481.htm
33.南方医科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portal.smu.edu.cn/yzw/info/1008/1540.htm
34.云南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shisu.edu.cn/e0/b4/c8895a123060/page.htm
35.西藏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jszs.utibet.edu.cn/content/detail/3/39/943.html
36.东北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neu.edu.cn/2019/0722/c5885a138755/pagem.htm
37.山东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www.http://yjszs.sdnu.edu.cn/wnsj/zyblqk.htm
38.河北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jsy.hebtu.edu.cn/a/2021/09/22/4EF4C0CC74AC495C86AF7969E780AF3D.html
39.四川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scu.edu.cn/statistics/
40.中国矿业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jsb.cumt.edu.cn/ce/a1/c14173a446113/page.htm
4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jsy.uibe.edu.cn/cms/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6482&columnId=2173
42.上海理工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usst.edu.cn/3357/list.htm
43.华中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gs.ccnu.edu.cn/index.htm
4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网页链接:
http://http://front.zhinengdayi.com/page/detail/PVKZRL/700/1547
45.宁夏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graduate.nxu.edu.cn/info/1020/6962.htm
46.华东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https://http://yjszs.ecnu.edu.cn/system/yjszswxx_detail.asp?id=201906132018018916262410759
4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网页链接:
http://http://zs.gs.upc.edu.cn/wjlq/list.htm
4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b.zuel.edu.cn/2021/0714/c4637a275684/page.htm
49.西南财经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swufe.edu.cn/chaxun/yzbwww/tjss/ss_search.asp
50.大连理工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gs.dlut.edu.cn/info/1176/11873.htm
51.福建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jsy.fjnu.edu.cn/7d/c9/c15192a294345/page.htm
52.东南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b.seu.edu.cn/2021/0630/c6675a376225/page.htm
53.兰州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lzu.edu.cn/chaxunhuizong/2016/1103/146175.html
54.暨南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jnu.edu.cn/2021/0712/c700a637193/page.htm
55.上海财经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gs.sufe.edu.cn/Home/NewsDetail/2656
56.温州医科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jsy.wmu.edu.cn/info/1015/8800.htm
57.宁波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graduate.nbu.edu.cn/zsgz/xxfw/bklqqk.htm
58.江西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jxnu.edu.cn/2020/1207/c6249a210763/page.htm
59.西安交通大学
网页链接:
http://http://yz.xjtu.edu.cn/info/1090/2881.htm
60.河南师范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www.http://htu.edu.cn/yjsxy/2021/0524/c2805a199501/page.htm
61.华侨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jszs.hqu.edu.cn/info/1013/1618.htm
6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mp.weixin.qq.com/s/KAkttWNs9e9AfPb3FpUWsw
63.沈阳药科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grs.syphu.edu.cn/zsgz/zstj.htm
64.深圳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http://yz.szu.edu.cn/info/1041/11835.htm
65.吉首大学
网页链接:
https://yjsc.jsu.edu.cn/info/11
4、如何获取专业课真题?
- (1)学长学姐:先去找学长学姐,一般学长学姐肯定已经找好真题了,这个方法获得的真题最全面,而且多加几个学长学姐联系方式,还可以获得今年最新的真题信息,通过多个人的回忆,将今年真题整理出来。
- (2)中国教育在线:直达链接:(2021 年考研数学 _ 英语 _ 政治 _ 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下载_ 中国教育在线)
- (3)报考学校研究生院官网:很多学校研究生院官网会提供各个专业的历年真题,十分全面。(4)淘宝、咸鱼:实在找不到,也可以去淘宝、咸鱼上面,上面会有很多的店铺提供历年真题,很全面。但要注意辨别:第一,但是店铺是各种辅导机构的,价格很高,真题真假也难以辨别;第二,很多店铺是考上的研究生开的,这部分店铺是学长学姐整理的真题和笔记,价格便宜,可信度高;第三,一定要找近 5 年真题,很多店铺以次充好,提供过时的真题,毫无意义。
- (5)微信公众号或者搜一搜:去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搜一搜可直接搜索目标院校的真题资料。以天津大学心理学为例:打开【微信搜一搜】-搜索【天津大学心理学真题】,就会发现很多免费分享的真题。
- (6)报考学校打印店:如果你距离目标院校比较近或者方便去的话,去该校的打印店看看,问问打印店老板,一般打印店会提供很多专业的真题,价格也很便宜,10 块—几十块钱不等。
- (7)知乎官方:这个渠道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其实呢,知乎这几年在考研领域投入很大,请了很多的名师来讲课,其中很多课程都是免费的。比如下面这个 23 考研直播课,大家可以免费听直播课+领取考研干货资料(包括复习全年规划、报考院校信息资料包、考研政治重要会议线、考研核心词汇图、23 考研语法必考点精讲、23 考研数学公式大全等等)+加入考研互助群,受专业指导,答主去看了下质量非常高,虽然是免费的,但还算良心,特意找来了分享一下。
5、如何找到同专业学长学姐?
(1)贴吧、论坛、知乎
在初试结束后,很多考生会在贴吧、论坛或者知乎互相交流,毕竟那个时候都比较兴奋,有的甚至会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你可以主动私聊他们,他们还是很愿意帮助你的。
(2)微博或 QQ 群
- QQ:部分同学考上研究生后悔组建本专业的 QQ 群,你可以加群和学长学姐以及同届同学取得联系。学长当年就是建了本专业的 QQ 群,一直持续到现在还陆陆续续有人加群。加群方法:QQ-搜索专业代码或者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多试试几个);
- 微博:去微博搜索【2020XX 大学考研】里面会有很多学长学姐的留言,你去加到一个学长学姐,然后通过这个学长学姐,联系到更多的人,也是一种方式。
(3)目标学校
大部分学校的导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像答主导师一个人就有三个工作室。如果你到目标院校方便,就直接去你报考学院的导师工作室去找学长学姐,肯定会有热心肠的学长学姐帮助你的,不用害羞。
(4)复试现场
如果你考研准备的早,在学长学姐 4 月份复试的时候,那一天你就在考场外面等着,等学长学姐复试出来,好好交流一番,学长学姐刚复试完,肯定乐于分享的,顺便还可以请吃一顿饭,边吃边聊,吃完之后加一个微信或者 QQ 好友。
四、考研全流程和备考计划
为帮助大家梳理考研的全过程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做出针对性的考研规划,答主做了下面两个图(一定要保存,以 2022 考研为例)。网上很多大牛同学分享说自己是 9 月份复习,三个月备战上岸名校,这种特殊情况不在答主的分析之列。答主的考研规划是针对像答主一样的普通学生,通过 10 月左右的努力,考上自己的心仪学校,如下图:
(一)考研英语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12-4 月)—单词为核心
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基础搭不好,房子盖好了也会塌下来,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会后悔了。大家都知道背单词,但是却不知道复习单词,背完了就忘,一轮背下来,忘的也差不多了。因此,背单词最重要的是复习单词,不是一味地强调背诵进度,每天背诵了多少新单词,这种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背诵过程中,建议按照艾斯浩宾遗忘曲线来背诵,如上图所示,在背完之后的 20 分钟后立马复习一遍,然后 1 小时后再复习一遍,中午吃完饭再复习一遍,晚上回宿舍之前复习一遍,第二天背诵之前复习一遍,然后再按照 3 天、1 周的间隔复习,这样的反复重复,效果极佳。当然,每一遍重复的时候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等到你第三遍重复的时候,可能只需要花费很短的时间。 当然,单词背诵没有止境,3—5 月单词是打基础,打好基础后单词就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要背单词,一直背到考前!
2、强化阶段(5-8 月)—阅读为核心
有了一定的单词量,就要开始考研英语最重要的部分了—阅读。这段时间一定要攻克考研的最难点—阅读。
每天可花费 2-3 小时左右的时间,严格掐表做 2 篇左右的阅读理解,每篇阅读花费 20 分钟左右,然后其他时间来修改和总结。一篇阅读研究透可能要花费 1-2 个小时,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煎熬,但是也必须坚持。
做题过程中,文章中遇到疑问或者都不懂的句子等要标记下来,同时准备一张大白纸或者笔记本,将答案写在上面,对于错误的题目,在旁边标注一个记号,以便下次回头再看的时候思考,看看自己第 2 次能不能做对。准备好错题本,订正错题,总结错误的原因和反思。
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题目没看清、单词不认识、关键长难句都不懂、定位不准确、主旨理解有问题等等。每一道错题都要标注错误的原因,学会将错题总结归类,时间长了你就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哪类题目经常错,哪类题目很少做错。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常错题目,总结和改进做题方法。
3、巩固阶段(9-10 月)—阅读、作文为核心
(1)阅读
这段时间专业课和数学压力大,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多注重错题温习。每天花 1 小时做 1-2 篇阅读。严格按照做题-标记-订正-复习的方法做题。然后每天还要花 30-40 分钟小时做完型和新题型,练习最近几年的真题。同时把前面 1997-2015 年这 19 年真题阅读重新做一遍,第二遍做起来特别快。
(2)作文
9 月份开学以后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作文了,这个阶段的复习分为两轮:
第一阶段:掌握大作文的写作框架体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作文的整个框架;
第二阶段:学习作文的平行展开,学会根据漫画展开文章,可以独立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同时这个阶段也要多积累作文预料、句型等素材。
4、冲刺阶段(11-12 月)—作文为核心
这个阶段单词带着背,每天花费 30 分钟背诵;阅读也要练习,保持手感,可每天花费 40 分钟做阅读,主要是针对新题型和完型,重点加强一下练习。
当然,这个阶段的重点还是作文。一定要不断积累语料,多多背诵高级句型、句子,但更多的是还要勤加练习。很多同学都是平时背诵的很多,理论知识也都懂,但是一上考场,作文就写的一塌糊涂。所以,这个阶段要模拟练习,严格掐表,甚至可以购买考试时候的那种答题卡,这样效果更好。
(二)考研数学复习规划
1、准备阶段(1 月-2 月)
这个阶段不需要专门复习,真正复习从 3 月份开始,一共 10 个月时间足够了。准备阶段只需要对考研数学的基本分类、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重要性等做一个基本了解即可。
1.1 考研数学的重要性
- 从考研拉分的角度,不论是数一、数二还是数三,分值都是 150 分,每年数学都是最拉分的一门课,很多同学就是败在数学上;
- 从考研复习难度的角度,数学是几门课中复习难度最大的一门课,花费的时间甚至要比其他几门课的总和时间还要多;
- 从考研应试的角度,数学题目都是客观题,不像主观题一样,错误就是错误,标准非常严格。
总之,除了专业课以外,数学是投入产出性价比最高的一门科目~
1.2 考研数学的分类
- 数一:基本理工科学硕专业都考数一,包括土木工程、计算机、物理、机械等专业。数一一般是最难的,每年拉分也最多,因为知识点范围特别广,需要投入最多的时间精力,没有 5-10 个月的充足复习时间,取得高分基本不可能。
- 数二:专硕一般考数二,数二难度小很多,由于不考概率论,复习知识点也少一些,每年数二获得高分的特别多。
- 数三:数三和数一一样,知识点也很多,不过难度稍微小一些,是很多经管类学子的考试科目。
2、基础阶段(3 月-6 月)
2.1 数学基础的重要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学科都需要牢固的基础作为前提,这一点在考研数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对于同一类型的数学题,假如做 10 道,结果正确率只有 50%,有时可以做对,有时却做不对,为什么?这是因为前期基础不牢固,没有对这部分内容真正理解和掌握,拔苗助长、一味求快最终结果会很惨!难道考研数学最后的那张卷子,你要靠 50% 的运气去应对吗?
2.2 基础阶段复习经验
数学基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相关定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 常见题型和经典题型的掌握程度;
- 举一反三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很多同学复习战线拉得很长,复习内容也很全面,虽然所有知识点和内容都涉及,但一直停留在表面,基础没打好,就开始下一轮,每天刷大量的题却不做总结,最后数学考得一塌糊涂,却归结为没有正常发挥。
基础阶段一定要把所有考纲内的定理、理论理解清楚了,甚至自己可以证明推理出来,然后才能加以应用。这个阶段死磕教材和复习全书两本参考书就够了,教材逻辑、大纲清楚,有定理的来源和简单习题,是打好基础的最好数目;然后在教材基础之上,吃透复习全书,把全书复习 2-3 遍,形成考研数学的知识体系。
2.3 基础阶段参考书目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上下册、李正元复习全书(看清数一、数二、数三)基础阶段的参考书目只推荐两本: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上下册
- 李正元、范培华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其他不了解)
很多同学桌子上摞起了各式各样的参考书目,什么 660 题、1000 题、1800 题、十八讲、九讲.....,但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知道,选择越多,内容越多,反而越茫然。
贪多嚼不烂,考研数学跟紧一位名师或者吃透一本复习全书就够了,初衷是好的,你想复习更全面,看其他人都在看张宇,你也去看,其他人看汤家凤,你也去,然后把李永乐复习全书、张宇 36 讲、汤家凤 1800 题、张宇 1000 题都复习一遍,结果啥都停留在表面。
每个业界都有精英,他们只是把他们的工作做到了极致,有的人涉足几十行,结果什么懂一些,又什么都不会,这就是差别!所以,不要去纠结哪个老师好,考研数学高分秘籍是什么,秘籍就是你一步一个脚印,一遍又一遍第复习,把教材和全书过 2-3 轮。
2.4 基础阶段复习方法和做题思路
第一轮复习:同济高等数学教材上下册(3 月份)
一定要把教材过一遍,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半个月时间足够了。很多同学觉得,既然有各种全书帮我们把考研数学所有知识点都总结了,为什么不直接开始复习全书?这是因为复习全书知识点虽然很全,但是整体内容很难,上面的题目也很难,而且一些定理没有给出来源。因此,要通过教材循序渐进复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教材是打好基础的最佳途径。
下面说说教材复习的实战经验:
- 先看上下册大纲,整体感知复习内容。拿到教材后,不要急于复习,先把大纲浏览一遍,看看高数整体分为哪些内容,简单形成一个知识框架,使接下来的复习做到心中有数。
- 然后复习定理,做到理解吃透,弄清来源。基本所有的考研数学题都是围绕数学定理展开,一定要先把定理读懂,然后理解证明过程,如果能达到自己把定理证明出来的程度最好。
- 最后做例题和相关习题 。看完每一个定理后,把例题答案盖住,自己做一遍,做完对答案,看看自己对定理理解的怎么样。复习完一大章后要把后面的习题做一做,可以挑着做,不必全部做,为的是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巩固复习效果。
第二轮复习:李正元、范培华数学复习全书(3-6 月)
复习时间:3-6 月三个月啃复习全书,每天至少分出来半天时间。
复习误区:不论是张宇的 36 讲、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还是推荐的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很多人看完一遍之后,发现很多的经典例题还是不会,后面的习题正确率 40% 都不到,甚至大部分题目还是完全没思路,就算有思路的题目也做不对。一些人以为是题目看少了,又去刷大量的题,然后错题总结,反复循环,结果就是错题本上的题越来越多,做错的题依然做错。
为什么呢?很简单,一是一些定理和内容还是没有吃透和理解,一知半解;二是不够熟练啊,知识点容易遗忘,而且题目不熟练
复习建议:复习全书至少要复习三遍(基础阶段 2 遍)
- 第一,按部就班,全盘接受。复习全书第一遍复习时不要太多钻研,因为这段时间基础没差,什么都是新知识,只需要按部就班接受书本灌输的知识即可。定理理解和记忆即可,例题花 1-2 分钟思考,没有思路就直接看答案,看看正确解题方法。
- 第二,跟名师学习。复习完第一遍全书时,其实还是有很多内容没有真正理解。这时候答主建议花半个月-1 个月的时间看一下名师视频,张宇、汤家凤、李永乐、王式安等等都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风格,跟着他们快速把整体内容过一遍。由于之前已经复习过教材和 1 遍全书,有了一定的基础,看视频的时候你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也会有更多的想法。
- 第三,全书第二轮复习。看完名师视频之后,就可以开始全书第二轮了。第二遍一定要提高要求,第一遍时候很多题目 1 分钟没想法就看答案,第 2 遍不能这样,要肯花时间钻研,一道题目钻研半小时是很正常的;其次,要学会标记错题。第 1 遍复习时候不标记是因为基本所有的题目都不会,第 2 遍要将错题标记好以便以后有重点复习(基本可以标记 50% 的错题)。
3、强化阶段(7 月-8 月)
3.1 强化阶段复习目标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标就是将基础阶段掌握的内容继续巩固和强化,虽然基础阶段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了,但是去做题的时候还是会发现,很多内容和题目自己都学过,也有印象,但是就是做不出来,十分苦恼。这个阶段的复习任务就是将之前学过的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我见过、我复习过、有思路,却做不出来。
3.2 强化阶段复习误区
很多人这个阶段已经开始去做真题了,其实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真题是在你全方位复习好,用来查漏补缺和模拟实战的,而你这个阶段一些重要的定理、定义都背不下来,去做真题纯粹是浪费资源啊。
3.3 强化阶段参考书目
这个阶段的参考书目还是以复习全书为主,虽然之前已经复习了 2 遍,但是盖住答案,上面的例题正确率还是不到 60%,说明这本书还有很大的价值可以挖掘。你说是继续吃透全书呢,还是去选择 660 题、1000 题、1800 题这些呢?答案显而易见。
3.4 强化阶段复习方法
时间分配:这个时间段复习全书其实就很快了,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复习完,但是每章后面都有几十个习题,后面的习题十分经典,难度也比较大,建议也独立做完,整本书复习完差不多不到 2 个月。
复习方法:这一遍复习只需要先把每章的基本定理快速过一遍,然后把经典例题和课后习题独立做完就可以了。由于第 2 遍已经将错题标记好了,估计标记了一半左右,你只需要重点复习这没掌握的一半即可,把答案盖住,看看第 3 遍能不能做出来,如果还是做错了,继续用另一种颜色标记好。过几天再花时间做一遍。你会发现,这一遍的复习效率会大大提升。
经过教材 1 论、视频 1 论和全书三遍的复习,你会发现整本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就像刻在脑子里面一样清晰,这时候效果就达到了。
4、巩固阶段(9 月-10 月)
4.1 巩固阶段复习目标
前提已经打好基础,并且强化阶段已经建立了考研数学整体的知识框架,这个阶段就是实战,检验复习效果,通过真题模拟进行查漏补缺,然后回头有重点针对性复习。
4.2 巩固阶段复习误区
这个阶段复习有两个常见的误区:
- 一是不重视真题,去做模拟题。真题永远是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出真题的这些人可能明年还是命题组成员。一方面是要通过真题掌握知识点,查找自己的盲区;另一方面搞清楚出题套路,这些都是模拟题给不到的。很多人平时模拟题每次都模拟 140 分,结果最后一次考了 110 都不到,为什么?因为出题风格不一样。
- 二是不严格模拟,而以知识体系做真题。真题一定要先模拟,而且要在每天上午的 8.30-11.30 这个时间段计时模拟。一方面是模拟考场的感觉,模拟多了,到时候自然镇定自若,不会因为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一方面是要通过整张试卷查漏补缺,看看自己的额薄弱点在哪。
4.3 巩固阶段参考书目
真题的推荐参考书目:张宇的真题大全解
此书优点:囊括了 1987 年-2020 年的 34 年真题,十分全面。同时真题答案不是简单的按照每年来划分,而是将答案按照考点和章节分门别类,让考生对考点一目了然。
此书用法:先是一套卷一套卷模拟,每年真题模拟结束,然后对答案订正错题,进行查漏补缺。
4.4 巩固阶段复习方法
- 严格 3 小时模拟,模拟的时候把不会的题目、模棱两可的题目以及遗忘知识点的题目在试卷上标记一下;
- 做完之后快速对答案,把错题在真题详解上重点标记,同时分析做错原因(是知识点遗忘、定理没理解、计算错误还是粗心大意);
- 分析完做错原因,说明这部分内容还没完全掌握或者是容易遗忘的点,就去复习全书里面复习对应的知识点,重点记忆。
- 真题复习一遍即可,大概一个多月时间就可复习完,然后去全书重点复习薄弱点,对于反复做错的题目,后面重点关注。其实这阶段的正确率至少百分之 80,因此这些一遍就做对的题目反复复习意义不大。
5、冲刺阶段(11 月-12 月)
5.1 冲刺阶段复习目标
冲刺阶段也就是最后的 2 个月,这段时间主要以模拟题为主,通过模拟题提高解题速度、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应对新题型的能力。
5.2 冲刺阶段复习误区
很多人认为复习模拟题没有必要,这真的是见仁见智。如果你的目标是 120 分,那答主觉得不做模拟题可以,因为只要你把复习全书和 34 年的真题吃透,这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的目标是 130 分、135 分甚至是 140 分,模拟题就十分必要了。毕竟每年的真题都会有 30% 的内容是没见过的创新,只有拥有足够应对新题型的分析能力,后面真正考试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5.3 冲刺阶段参考书目
不同的模拟题,他的出题风格是不一样的,可以从不同角度锻炼我们的考研数学应试能力,故模拟题也要多涉及,下面推荐最经典的几个:
- 合工大数学模拟卷:分为共创和超越两种,后者难度更大。共创难度适中,很适合作为模拟练习;超越难度较大,上面题目十分新颖,很多题目思路很难找并且计算量很大,适合冲刺 140 分的同学模拟。
- 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张宇八套卷难度适中,题目新颖,和真题较为贴近,难度比真题略大,建议可作为模拟练习;张宇四套卷难度很大,虽然题目很新,但是也很偏僻,出了很多你完全想不到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模拟一下,毕竟很锻炼考场心态。
- 汤家凤八套卷:汤家凤的八套卷较为简单,难度和真题很贴近,但是计算量十分大,不过答案解析十分详细和清晰,可做考前模拟。
5.4 冲刺阶段复习方法
- 第一,每天上午 8.30-11.30 严格三小时模拟,期间不要上厕所和做其他事情(手机数据关掉),一方面是模拟考试状态,另一方面也是保持手感,因为数学是很依赖长久积累的手感和应对新题型的临场反应能力的;
- 第二,认真订正和整理错题。虽然模拟要花三小时,但是订正反思的时间可能更长,一开始可能很煎熬,因为前期模拟错的题目比较多,可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整理错题。随着后面模拟正确率越来越高,后面的效率也会越老越高,到最后甚至能达到 145-150 满分的程度;
- 第三,坚持至少做 40-50 套模拟题。很多题目做错了,我们分析错因的时候,往往认为是不够细心导致的。其实只有很少的题目是粗心导致的比如审题和读题不仔细,这些现象后面只要注意就能避免,但是后面还是会做错,还是粗心吗?不是,本质是你还是不够熟练。就像幼儿园的时候,乘法口诀 8*9=78 会算错,你说是粗心,但是你现在还会错吗?因此,多模拟,多计算,多做题,熟能生巧。
(三)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暑期 7-8 月份)
复习目标:暑期是复习考研政治的黄金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数学、英语、专业课的压力没那么大,每天可以腾出一些时间专门复习。
复习安排:这段时间主要是对考研政治有一个基本了解,打牢基础,把视频或者教材(精讲精练)复习一遍,然后把《1000 题》刷一遍,搞清考研政治的分布、难点和自己的复习薄弱点。
2、强化阶段(9-10 月)
复习目标:通过暑期的复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就是重点复习,与其他人拉开差距。
复习安排:这个阶段不需要做太多题目,做题在精不在多,只需要把《1000 题》再刷一遍,找出自己的漏洞,然后回归教材进行查漏补缺。
3、冲刺阶段(11-12 月)
复习目标:冲刺阶段要主攻主观题,开始主观题的背诵和练习,学习和总结主观题的大题技巧、思路和框架。同时,在最后的一个月中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期望把所有的大纲知识点囊括到自己的头脑中,而是要按照考试的方向,抓住重点。
复习安排:背诵主观题的同时,选择题也不能落下,因为最后真正拉分的还是选择题,这个阶段要每天练习保持手感,同时继续通过选择题查漏补缺。
五、各科参考资料推荐
(一)考研英语
1、单词参考书
词汇是考研英语取得高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词汇量不够、单词看不懂,阅读和作文自然也不可能取得高分。经常有很多经验贴说,可以随便选一本单词书,最重要的是你要好好背和坚持背,但是一本合适的单词书,还是可以让我们的单词积累事半功倍的。
根据现在用的最多的基本参考书,答主将每一本的优缺点一一对比一下:
(1)《考研词汇闪过》—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这本书是这两年比较火的词汇书了,很多人都在用,不仅单词比较全面,适合各阶段人群使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把重心放在高频和重点单词上面,背单词效率会高得多,详细的优点如下:
- 收词全面:考研英语大纲单词全都有。
- 突出重点:把所有考纲单词按照在真题中出现的频次划分成「高频词、中频词、低频词,偶考词和简单词」,重点词汇底下带 4~6 个真题短语,考啥就背啥!
- 节省时间:把更多时间用在记忆高中低频重点单词上,节省单词背诵时间。重点单词后面还有真题短语,在真题语境下记单词,会记得更牢,而且真题考啥就背啥,更省时间。
【适合人群】:这本单词书其实不止一本,是由一本厚的单词书和 5 本薄的不同频率词汇书组成,重点非常突出,适合不同人群备考。前中期复习的时候,好好背诵厚的单词书即可。中后期复习的时候,由于时间紧,不同阶段背诵不同范围词汇,比如 9 月份背诵中频词汇, 10 月份背诵高频词汇,11 月份背诵真题词汇,12 月份背诵近五年真题词汇。
(2)恋练有词—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不同的词汇附上了不同的考频,便于我们有重点记忆;整体词汇量适中,背诵难度不是很大;最后偏黄色的纸质手感特别好,绿/黑的配色看起来比较舒服,而且字体密度适中,不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此书缺点】:词根词缀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更多体现在考场上猜词上,使用恋练有词的同学需要跟着视频额外补充补充一些词根词缀知识;恋练有词的例句大量来源于真题,贴合考研应用场景,但是有些时候容易因为句子过难反而影响对单词本身的记忆;最后就是恋恋有词的词汇量偏少和简单,难以真正应对考研英语。
【适合人群】:总体来说,恋恋有词是一本不错的书籍,但是必须配视频使用,如果你能耐着性子看完朱伟的单词视频,而且对英语分数要求不那么高(75 分以下),那么恋恋有词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3)绿皮书和红宝书—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对相关词汇和相关词组的整理,绿皮书和红宝书做得特别出色和全面,词汇量总结的十分全面,应对考研英语完全没有问题;这两本书的例句都更多以简单句为主,辅以一部分真题句子和长难句,适合理解单词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此书缺点】:红宝书和绿皮书的字比较密,空白较少,可能做笔记补充会有点困难,看久了容易头晕走神,而且内容太多,记忆难度特别大,特别考验背单词的毅力;其次,书里有一些词的词义不全。
【适合人群】:这两本书的单词是很全面的,但内容密密麻麻,背起来很枯燥,故需要长时间才能吃透,适合备考时间很多(一年及以上)、有毅力坚持并且对分数有很高要求(80 分以上)的同学。
(4)非常词汇—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这本书比较适合语法不好的小可爱初期阶段使用,结合语境一个句子可以深层次的背几个单词。一遍背单词一遍锻炼长难句和翻译,一书多用。
【此书缺点】:全书虽然有 600 多例句,但是整体也非常乱。
【适合人群】:适合基础比较薄弱和短时间冲刺备考的同学,比如四级没过、三个月备考等。
(5)本节小结
综合对比下来,学长还是最推荐单词书《考研词汇闪过》,适合考研全程使用,划重点省时间,无论是通背单词还是精背单词,都能满足需求。大家如果有其他需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其他的。但不管选择哪一本单词书,都一定要安排好背诵计划,坚持到底才行!
其实,背单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背单词也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学长建议按照以下方法来背诵:
- 参考书选择:根据自身需求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单词书!
- 按时复习:每天背诵前一定要复习,早上背诵,然后按照中午、晚上、睡前、第二天、三天、一周的周期及时复习,这样会大大提高背诵效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 语境背诵:不要局限于背单词本身,要将单词放在例句里体会单词的含义,因为中文翻译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单词的含义,放在例句里才能真正体会单词真正的含义。
- 把握难点:不会的单词才是你记忆的要点,不要一直盯着自己已经熟悉的单词给自己「努力学习」的假象。
- 坚持到底:对于背单词这个事,没有背不好,只有坚持不了的,成功只属于坚持到底的人!
2、阅读参考书
考研阅读必选真题,把 00 年之后的真题阅读研究透足够了,一年真题有 4 篇阅读,20 年真题就有 80 篇阅读。一篇阅读可能要研究 2 个小时,80 篇阅读需要 160 个小时,每天 2 小时复习英语阅读,也就是 80 天,光阅读就需要接近三个月的时间。
阅读是很不推荐使用真题以外的参考书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参考书目的题目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很难找到和真题难度相似的参考书,不适合练习;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各大机构或者参考书阅读的出题风格、出题思路和真题阅读是有区别的,我们要适应真题阅读的出题风格和思路,而不能被其他参考书干扰。很多人平时各种参考书阅读正确率很高,但是真题正确率不高,就是这个原因。
真题阅读参考书,现在市场上最流行的有两个系列,分别是考研真相和黄皮书,下面对这两本书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
(1)考研真相—推荐指数:☆☆☆☆☆
考研真相系列是每年考生用的最多的真题参考书,一共 20 年,现在应该更新到了 2003 - 2022 年,一共 20 年真题。英语一用《考研真相》,英语二以前叫考研圣经,现在叫《考研真相》英语二。
下面根据答主的经验,说说这本书的优点:
(1)内容十分详细:一套总共 5 本,除 3 本历年真题外,还有 1 本《基础研读版》帮你补充词汇、语法、长难句的基础,1 本《考点速记版》帮你考前速记真题考点。 特别适合基础弱的学生,基础好的也完全可以使用。
(2)逐词逐句精讲:比别的真题书多了一本专门的逐词逐句精讲册,真题文章每一句都用图示解析来划分句子结构,帮助学生吃透真题文章;同时文章中的重点单词也有注释, 帮助学生巩固重点词汇。
(3)独特的解题法:1 类题型 1 个解题模板,步骤固定,方法简单也容易上手,很适合新手学习;阅读部分采用「2 个路径+4 个步骤」解题的方式,4 个步骤 分别是「找关键词-回文定位-比对匹配-辐射匹配」,适合除了主旨题以外任何一种题型,做没见过的新题也同样可以按步骤轻松解题。 总之,只要学会 1 个方法,所有题型都可以按照步骤解题!
(2)黄皮书—推荐指数:☆☆☆☆
黄皮书也是经久不衰的经典,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一共 20 多年的真题,内容很丰富。
- 优点:第一,真题解析十分全面,特别是阅读理解部分;第二,阅读有全文逐句翻译和每道题的解析;第三,每一道题都有具体的解题思路、考点点拨和常见误区。
- 缺点:虽然阅读解析很全面,但是内容实在是太详细太多了,如果一个一个看,很费时间。
- 适合人群:黄皮书对大家的英语基础、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你的六级 460 分及以上得话,使用这本书应该会事半功倍!
(3)本节小结
总体来说,考研真相和黄皮书都是非常不错的真题教材,如果你的基础很好,比如六级轻松考过(460 及以上),那用黄皮书是没问题的;如果你的基础一般或者基础较好但总结分析能力较差,那还是推荐考研真相。
关于具体的做题方法:
每天可花费 2-3 小时左右的时间,严格掐表做 2 篇左右的阅读理解,每篇阅读花费 20 分钟左右,然后其他时间来修改和总结。一篇阅读研究透可能要花费 1-2 个小时,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煎熬,但是也必须坚持。
- 【做题方法】:做题过程中,文章中遇到疑问或者都不懂的句子等要标记下来,同时准备一张大白纸或者笔记本,将答案写在上面,对于错误的题目,在旁边标注一个记号,以便下次回头再看的时候思考,看看自己第 2 次能不能做对。准备好错题本,订正错题,总结错误的原因和反思。
- 【分析错因】: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题目没看清、单词不认识、关键长难句都不懂、定位不准确、主旨理解有问题等等。每一道错题都要标注错误的原因,学会将错题总结归类,时间长了你就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哪类题目经常错,哪类题目很少做错。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常错题目,总结和改进做题方法。
- 【精准定位】:所有的题目的解题依据一定是来源于本章的某一部分,一定要养成精准定位的习惯。先定位到某一段,再定位到某句话,最后可能定位到某几个关键词。任何题目都不要想当然,文章那么长,整体看了一篇,可能大概内容是懂了,但是很多细节会经常被忽略掉,你以为的答案往往是干扰项,是错误的。因此,精准定位是解题的很好方法,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刻意练习。
- 【内容翻译】:很多时候我们题目做错的原因是某个句子看不懂,这个句子可能是题目、选项,也可能是文章中的一个句子,订正错题的时候学会将句子翻译出来,真题上会有具体解析,甚至主谓宾和主从句等关系,可以参照学习。
- 【生词摘录】:每篇阅读都会有一些单词是看不懂的,有些单词虽然可能在这篇阅读不影响做题,但是很可能在另一篇阅读就是做题的关键了。还有就是一些单词的固定搭配也很重要,这些都是我们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
- 【摘录方法】:做题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单词或者固定搭配,不要犹豫,立刻做上一个小标记。如果你现在不做标记,等你整篇阅读读完后,你基本上就忘了哪个单词。订正完错题后,在笔记本的左边写上单词或固定搭配,右边写上中文解析。
关于不同题型的做题技巧:
(1)细节题
判断标志:
- what,how,problem(文中出现否定、负面的回答);
- why,because(=since/as/for),because of,due to,contribute to,in that,intend to...等等找因果关系;
- 当你无法判断是不是细节题的时候,就先判断是不是其他题,若不是,则为细节题。
做题方法:
- 定位:把题目定位到句子是解题最为重要的依据;
- 转折:定位到句子或者段落的时候,重点关注转折词之后!but,however 等词语!
- 比较:当纠结两个选项的时候,可采用比较选择最佳的答案,即文中反复出现的反复强调的主题就是重点。
- 同义改写:选项中很多都是原文中句子的改写。
注意干扰项:在选项中出现绝对化的用词时,例如:most,only,exclusively,never,all 最高级等词语时,一般不选。
(2)主旨题
判断标志:what this essay mainly about discuss?/ what is the best title?/what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主旨是什么?)
做题方法
- 一般方法:将各段的首末句串联成一个整体,并且要注意每个段落的转折处。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大概主旨了。
- 中心句法:看文章开头的提问,对文章中的问句回答就是中心。也可以去找文章中的独段句,如果一个句子单独成一个段落。一般这个句子也是文章所表达的主旨。
- 中心词法: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了!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就是中心词。中心词的同义改写或者替换的词语也要重点关注!
注意干扰项:
- 选项中概括的中心思想过于片面。只是对原文中某一两段进行了概括,没有提炼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 选项中概括的中心细想范围太大。对原文的中心思想进行了扩大化概括,无中生有出作者没有表达的态度。
(3)推理判断题
判断标志:题目中出现 infer/learn from/imply/suggest/conclude/holds that 等词时
做题方法:
- 找好定位句和定位段落
- 同义改写:细节要遵循主旨!推理题一般是对某个细节长难句的推理,不要因为没读懂长难句就选择失误。一般选项会设置干扰选项会让你误判,这个时候要记住跟作者态度和文章中心相反的选项尽量不要选择,也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进行筛选;
- 反向逻辑:文中出现转折词 but,however 时多出现推理;
- 一般正确答案往往语气缓和,标志词有:may/might/some,含有这些词语的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
(4)例证题
判断标志:by citing...,story,example,case,illustrate,demonstrate,to show,is mentioned to ..., to ..., intended to ......
做题方法:
- 其实例子本身并不是最关键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例子背后所支持的观点,观点的话一般在在提出例子的段落中,百分之八十的概率是观点是在例子前,有时候的话观点也会在例子后面;
- 有时候观点和例子可以存在不同的段落;
- 有时候答案也会对是对定位观点的某个一句子或者某个词组进行同义改写。
注意干扰项:
- 就事论事--例子本身,并没有引申到定位的观点和态度;
- 讨论的其他观点,逻辑和例子做证实的态度相反。
(5)词汇题
判断标志:.......most probably means?
做题方法:
- 首先定位好这个单词所在的句子和段落
- 然后把选项 ABCD 的四个选项带入到句子中,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通顺,是够跟上下文存在逻辑关系的。
- 也可以根据逻辑关系去找同义词或者反义词。如果句首出现了 but,however,in spite of,yet,(转折词);now,nowadays,before(时间线的词语时)
注意干扰选项:一看就是同义转换的字面意思的选项,可以简单排除
(6)作者态度题
判断标志:what is author's attitude about sth.?/Deem/ consider/ tone/ believe/hold ...
(2)做题方法——选项词句归纳
- 正面态度词:positive/optimistic/approval/supportive
- 负面态度词:negative/pessimistic/disapproval/critical/objectionable (令人恶心的);doubrful/suscipious/sketical/quetionable(表示怀疑的)
- 中立态度词:netural/objective/impartial/disinterested(与个人利益无关的)/tolerance/cautiousness/
- 句型结构:It is +adj. + (for)...../There is (are)...../This is not .....
当作者态度没有明确提出的时候:
- 串联文章框架,即将每段的首末句串线起来,去寻找作者的态度。当作者表示支持 A 事件时,选项中表示负面态度词时,则一定不选;
- 关注形容词和副词 adj./adv. 形容词和副词也存在着褒义和贬义,可以判断出作者对某件事情以及某个人的态度;
- 关注转折词后面的内容;
- 关注情态动词后面的内容。情态动词后面一般会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常见的情态动词有:常用的情态动词有: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need, ought to, dare (dared), shall (should), will (would)。
- 少数派原则:当文中提到大多数人都支持 A 观点时,这个时候可能作者就是反对 A 观点的一方。这称为少数派原则。当文中提到只有一些人,少数人,支持 A 观点时,这个时候作者很有可能也是支持 A 观点的。关键词有:few/solely/less/rarely 等。
注意干扰项:
- 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
- unconcerned(不关心的)
- 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
- confused/puzzled(困惑的)
- biased/prejudiced(带有偏见的
3、长难句参考书
长难句的参考书推荐两个,下面来细说一下这两本书的优缺点:
(1)《句句真研》—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对英语的语法、句型、长难句有着一个特别好的讲解和总结,不管基础好坏,听力以后都会对英语阅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此书缺点】:适合基础比较弱的考生,因为里面的内容讲的太细、琐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有时间可以听一听,没耐心可以选择长难句解密。
(2)《长难句解密》—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
- 配有单词总结,里面的词汇突破中还有一些固定搭配的翻译以及解释;
- 书中还有误译显示,可以让我们看到这句大家最常错的翻译方式是什么;
- 对基本句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将同一类型例句集中在一起分析,记忆更加深刻。
【此书缺点】:一些例句都是真题中最难得句子,难度较大,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耐心研究。
【适用人群】: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考生,对英语基础比较弱的同学不太友好。
4、作文参考书
最流行和最受好评的几本参考书,答主或多或少都用过,主要有朱伟写作宝典、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1)《9 步搞定考研英语高分作文》—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潘赟提出了「九宫格的」的作文写作结构,提出将大作文分为三大段落和九个小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塞进去对应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搭建好全文的框架体系,让我们知道什么地方写什么内容。
【此书缺点】:九宫格的写作结构还是很好用的,对大作文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每一个地方应该写对应的什么内容,对答主的帮助很大,深受启发,但是这本书中的写作方法难以上手。潘老师提出的举例论证法,因果分析法、对立观点分析法三种写作方法,这三种方法切入真题都比较难,完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何种方法,让人不知所措。
【适合群人】:不知道作文框架的同学,可以借鉴一下该书的思想,通过「九宫格」的构建方法把全文的三大段落的大框架和每个小段落的小框架构建出来,可以有效避免文章结构混乱、不知所云的现象。
(2)《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该书对英语一、英语二大作文以及小作文做了很好的分类,里面的优秀范文和句子很多,小作文模板也很多,很适合作文预料的长期积累。
【此书缺点】: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多读,多背,多写,王江涛老师的要求是滚瓜烂熟,多多益善,当你背诵完 20-30 篇优秀范文以后,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但是这种效率过于低下,别说是 20 篇范文,就是 10 篇范围也要花费太多时间,且背了就忘,一篇范文反反复复可能要花很多时间。而且,就算你背诵下来了,最后还不一定会英语。
【适合群人】:学长虽然不建议背诵,但是《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是一本很优秀的作文书籍,里面有大量优秀的高分范文和经典词汇,可以入手一本作为作文素材和预料的积累,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3)《朱伟写作宝典》—推荐指数:☆☆☆
【此书优点】:提出了经典的写作三段论,第一段点题,中间段落论证主题,最后总结提建议。书中提出利用「庖丁解牛」的方法描述漫画,同时给出了三类描述漫画的方法。
【此书缺点】:方法很新,可以借鉴,但是该书提出将漫画拆分为「时间」,「空间」和「时空平衡」三类,这个操作难度较高。
(4) 本节小结
实际上,如果给我们足够的复习时间,吃透任何一本英语作文参考书都可以拿到高分。但是考研备考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取长补短,尽可能在短期内提升作文写作能力。因此,可借鉴不同书籍,多总结其写作方法,尽可能少走弯路,以最少时间去的最高分数。
(二)考研数学
1、汤家凤—1800 题
基础阶段肯定是要有配套的习题的,不管是张宇的 1000 题,还是李永乐 660,亦或是考研复习全书,都是最经典的习题参考书。但是贪多嚼不难,习题集一本就够了。
1.1 习题优点
汤家凤的 1800 题十分经典,是考研同学用的最多的一本习题集之一。汤家凤讲课的很多例题都是 1800 上面的,而且经常会用到里面的题目,如果跟着汤家凤老师学习的话,习题 1800 建议可以买一份。1800 题的最大优点是很基础,上面的题型都中规中矩,主要是打基础用,没有特别难,特别适合基础阶段的练习。
1.2 习题缺点
习题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题目真的太多了,根本做不完,比 1000 题和 660 的题目多出太多。如果把 1800 题做完,估计也得好几个月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是同一类型的题目会反复出现,可能是为了加强记忆和练习。还有一个小瑕疵是他的题目解题思路讲的不是很清晰,虽然他的视频讲的深入浅出,但是书不是这样啊。
1.3 适合人群
如果听了汤家凤的视频,建议入手一份 1800,不过不用完全做完,只做基础篇即可,提高篇大可不必。虽然汤家凤的题目特别多且有很多重复的习题,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你反复记忆,对于知识点记不住、容易忘记的同学很友好,经过 4、5 轮习题下来,怎么着也滚瓜烂熟了。
2、张宇—1000 题
2.1 习题优点
和汤家凤的重基础不一样,张宇的 1000 题是用来拔高的,里面的题目整体偏难。学长曾经就做 1000 题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本来数学基础就比其他人差,然后听完宇哥的强化课,做完复习全书又去做 1000 题,受到了 1 万点暴击伤害。虽然习题偏难,但是很锻炼发散思维,同时一些题目的计算量也很大,也能很好地锻炼计算能力。
2.2 习题缺点
习题难不是重点,关键是有一些题目很偏,感觉下辈子也考不到,而且一些题目明显是为了为难你而为难你,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思考了半天也毫无思路,看完答案产生竟然还可以这样的想法,或者就是看半天答案还看不懂。据说,1000 题里面的很多题目是来源于数学竟然,太打击人了。
2.3 适合人群
张宇的 1000 题适合基础很好的人,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冲刺 140+、130+,那完全没有必要死磕 1000 题,不如做一些基础一些、正常一些的题目。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冲刺名校,数学必须考 135+,那发散思维和计算能力的锻炼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你很好地应对数学出题偏、难、怪的现象。
3、李永乐—660 题
3.1 习题优点
李永乐的 660 题也十分经典,上面全部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对于改革之后选填比重大幅增加的数学来说很友好。想一想,主观题算错了还有步骤分,但是填空题写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一点点分数。一题 5 分,3 题 15 分就没了,别说 130+了,考 110+、120+都是问题。
对于时间充足且选择题、填空题容易出错的同学来说,练一练 660 上面的题还是很有必要的,每天 30 题,一个月也就做完了,刷题其实也算一个很快和反复的过程。
3.2 习题缺点
缺点就是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题型不完整,不适合完全作为习题集,只能作为习题的补充完善。
3.3 适合人群
- 适合对选择、填空得分要求较高的人,保证这一块最多错 1-2 个;
- 适合复习时间较多的人,有剩余精力,660 题是很好的补充和练习。
4、李林—880 题
4.1 习题优点
李林老师的 880 题难度适中,很贴近真题。比汤家凤的 1000 题略难,但是又比不上张宇 1000 题的难度,很适合强化阶段的巩固复习。基础阶段本就不提倡刷题,辅导书上面的题目已经足够了。强化阶段看完视频后,是非常需要难度适中的题目来实践的,李林老师的 880 题就很适合了。上面题目给人的感觉是,不算很基础,每道题都需要思考,但是有不至于完全无从下手。
4.2 习题缺点
880 题题目难度中等,题型新颖,适合强化前期。如果对数学有 140 分+的追求,这本书整体的难度和题型可能还满足不了要求,还需要适当多练习一些难度较大、风格多变的题目。
4.3 适合人群
适合基础一般的人,880 题不至于完全不会,也有一定难度,可适当锻炼思考。同时也适合作为强化前期的刷题,一开始不宜直接上手难度太大的习题,要循序渐进,不至于一下子把自信打击没了,效率也更高。
5、考研辅导书测评
5.1 李王复习全书
5.1.1 此书优点
李王复习全书已经经过十几年的改版了,很经典。之前是一本,现在分成了基础篇和综合提高篇两本,基础篇就是相当于教材一样,是所有知识点的浓缩,适合基础第一轮复习。不过第一轮复习一般把三本教材过一遍就可以了,可以直接上手综合提高篇。这本复习全书是至少要看 2 遍的,否则上面的经典题目根本吃不透,有精力的同学也可以三刷。
5.1.2 此书缺点
每年的内容改版比较少,很多题目虽然经典,但是题目也过于老旧,很多题目直接摘录于真题,没有自己的创新
5.1.3 适用人群
适合给基础较差的小白适用,从头开始,循序渐进拔高复习,是打好基础的不二法宝,对于目标是 120+的同学足够了。
5.2 李·范复习全书
5.2.1 此书优点
相对于红版的李永乐、王式安的复习全书,答主更加推荐这一本,因为这一本的知识点更全,例题和习题也更经典、更难,解题思路和方法更清晰明了一点。这本书将考研期间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三本的所有知识点和考研考点包含在内了,简直是考研数学复习的宝典,把这本书肯透了,只要把上面的例题都搞懂做会,数学 135+是完全没问题的。
5.2.2 此书缺点
这本书的难度很大,且题目特别多,一些题目思考很难找,对于刚复习的同学打击会很大。
5.2.3 适用人群
这本书的题型较为新颖,且覆盖面特别广,每个题型的归类和具体解题方法总结的很全面,适合冲击高分的同学。对于目标是 135+的同学,强烈建议入手。
5.3 张宇 18 讲
5.3.1 此书优点
张宇的高数 18 讲在考研界也是赫赫有名,这本书的很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都很新颖,很能开阔眼界,对于数学冲击高分还是有帮助的。另外说一句,张宇的概率论 9 讲和线性代数 9 讲很一般,上面的解题方法很绕,讲解也一般,不建议入手。
5.3.2 此书缺点
相对于复习全书,这本书略有逊色。原因是一方面此书的题型不全,很多地方没有完全覆盖到;另一方面是上面的题目不够经典,有的题目略偏。
5.3.3 适用人群
- 适合基础很好的同学,可以举一反三,那么张宇的 18 讲还是挺适合的;
- 这本书也适合作为工具书,和复习全书互补。
5.4 汤家凤高数辅导讲义
5.4.1 此书优点
汤家凤老师是很重视基础的,从他编写的高数辅导讲义的厚度就能看出来,超级厚的一本书,知识点很全,把考研高数的所有知识都囊括在内了。系统复习 2 遍,数学基础会打的很牢固。
5.4.2 此书缺点
书本太厚,知识点太面面俱到,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考研准备时间有限,这么多内容复习一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一轮复习肯定很多知识点吃不透,但是根本不可能再花第二轮时间复习如此厚的参考书,意义不大。
5.4.3 适用人群
适合作为工具书使用,如果复习到了哪个生僻的知识点,又找不到相应的内容,这本讲义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
5.5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5.5.1 此书优点
众所周知,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是考研届现代复习的法宝,几乎人手一份。这份《线性代数讲义》凝练了李永乐多年的出题和几十年的授课经验,上面的题型十分全面且方法精炼至极,对于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复习的线性代数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5.5.2 此书缺点
这本书没有缺点,哈哈哈哈!
5.5.3 适合人群
李永乐的现代讲义适合所有人,对于现代想得满分的同学,强烈推荐!
6、考研数学真题解析推荐
6.1 张宇真题大全解
6.1.1 此书优点
囊括了 1987 年-2020 年的 34 年真题,十分全面。同时真题答案不是简单的按照每年来划分,而是将答案按照考点和章节分门别类,让考生对考点一目了然。
6.1.2 此书缺点
这本书的解题方法比较简略,很多题目解题过程步骤跳跃太多,一时间可能太不懂,基础比较差的同学,用起来比较困难。
6.1.3 此书用法
先是一套卷一套卷模拟,每年真题模拟结束,然后对答案订正错题,进行查漏补缺。
6.2 李正元历年试题解析
6.2.1 此书优点
这本书正好和张宇的真题相反,因为是试题解析,所以真题解题过程讲解的很详细,很多经典题型还会给出多种不同解法,很开阔解题思路。
6.2.2 此书缺点
- 由于是真题解析,所有的题目都编写在整本书里面,所以没有一套一套的试卷,不能像考场一样模拟;
- 真题不全,只有近 16 年真题。
6.2.3 此书用法
- 一年的真题模拟结束之后,订正错题的时候,可以参照这本书的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方法;
- 作为模块复习,一个一个模块的把真题过一遍。
7、考研数学模拟题推荐
7.1 合工大数学模拟卷
合工大数学模拟卷分为共创和超越两种,超越模拟卷的难度更大。共创模拟卷难度适中,很适合作为模拟练习;超越模拟卷难度较大,上面题目十分新颖,很多题目思路很难找并且计算量很大,适合冲刺 140 分的同学模拟。
7.2 汤家凤最后八套卷
汤家凤的八套卷较为简单,难度和真题很贴近,但是计算量十分大,不过答案解析十分详细和清晰,可做考前模拟
7.3 张宇最后八套卷
张宇八套卷难度适中,题目新颖,和真题较为贴近,难度比真题略大,建议可作为模拟练习。
7.4 张宇最后四套卷
张宇四套卷难度很大,虽然题目很新,但是也很偏僻,出了很多你完全想不到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模拟一下,毕竟很锻炼考场心态。
7.5 李正元《最后超越冲刺 135》
这本书真的和它的名字一样,如果你的目标没有 135+,那么完全不建议看,因为上面的题目都很难,对数学的解题思维和计算能力要求都极高,基础没打好的同学根本找不到思路,就算找到思路也算不对。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冲刺 135+,强烈建议看一看,上面的题型归纳和解题方法总结十分完善,而且很多题目都给出了多种解题方法,很适合数学解题思路的开拓。
原文作者:木子李学长好
五、考研数据库技术有什么推荐的复习书籍?
推荐王道的书,还有就是专业书啦,看你要考的院校的那个书目,到时出题也是根据教材出的。
如果是统考考408的话,直接买王道的书。
如果是院校自命题的话,也可以买,在配合刷刷院校往年真题,一般官网的研究生招生网会有,如果没有可以直接qq搜索xx学校的考研群,会有学长学姐卖真题的,不过不一定是真的,被坑过。
或者如果官网没有,可以打电话问学校学院的老师,或者去学校贴吧问一下,跟本科期末考的内容差不多,看能不能要到试卷。
统考真题
王道单科书:
王道408统考全套:
六、成人高考统考科目有没有复习大纲?
2022年全国成人高考统一考试时间:10月15日、16日,成人高考考试是依据于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命题。
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有关部门对2011年版大纲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大纲》为2020年版,目前新版本考试大纲已经正式发布。该大纲主要考虑了成考层次和专业的不同。成考专业不同,考试科目也有所不同。高起专,高起本分为文科、理科。而专升本的不同主要在于专业课的不同。具体内容,看下面。
一、成考考试科目
考试总分:高起专(450分)、高起本(600分)、专升本(450)
高起专主要考:语文、数学(文数/理数)和外语
高起本主要考:语文、数学(文数/理数)、外语和理综/文综
(理综考物理和化学,文综考历史和地理)
(外语:英语、日语、俄语选其一)
专升本主要考:政治、外语和专业科目。专业科目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文史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经管类:政治、外语、高数二;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数一;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不同的层次,考试科目也是不一样的!考试题型、主要内容等,都会在大纲中有所体现。
二、成考各科目考试题型
高起点必考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英语。
高起点-语文:
笔试,闭卷考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试卷内容及分值 | |
语言知识及运用 | 24分 |
现代文阅读 | 41分 |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 | 25分 |
写作 | 60分 |
>>>常见题型:
选择、问答、写作
>>>备考分析:
语文备课注意平时多积累,重点关注作文方面,这部分分数要拿住。诗词的基础分多背,尽量别失分。答题更是要讲格式与学科语言,不是大家用大白话写就可以的。
高起点-数学:
闭卷笔试,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题型及分值占比(理工农医类) | |
代数 | 约45% |
三角 | 约15% |
平面解析几何 | 约20% |
立体几何 | 约10% |
概率与统计初步 | 约10% |
考试题型及分值占比(文史财经类) | |
代数 | 约55% |
三角 | 约15% |
平面解析几何 | 约20% |
概率与统计初步 | 约10% |
>>>常见题型:
选择、填空、解答
>>>备考分析:
数学的题目40%为较容易题,50%是中等难度题,10%是比较难的题。题型中,选择题占55%,填空题约10%,解答题则约有35%之多。
高起点-英语:
闭卷考试,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题型及分值 | |
语音 | 5 |
语法与词汇 | 15 |
完形填空 | 30 |
阅读理解 | 60 |
补全对话 | 15 |
短文写作 | 25 |
>>>常见题型:
选择、短文对话、书面表达
>>>备考分析:
英语选择题部分比较多,也有需要我们自己书写的地方。学英语无窍门,就是要平时多积累才行,每天背单词好句+习题练习,相信很快你能发现自己的进步。
专升本必考科目为:政治、英语。
专升本-政治:
闭卷笔试,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题型及分值占比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5% |
时事 | 7% |
>>>常见题型:
选择、简答、论述
>>>备考分析:
政治选择题占比53%,辨析题占13%,简答题占20%,论述题占14%,注意不要空题。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为20%左右。
由于还考时事,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要关注
专升本-英语:
闭卷考试,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题型及分值 | |
语音 | 5 |
语法与词汇 | 15 |
完型填空 | 30 |
阅读理解 | 60 |
补全对话 | 15 |
短文写作 | 25 |
>>>常见题型:
选择、短文对话、书面表达
>>>备考分析:
我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基本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一定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以及初步的写作能力。英语的较难题占比多一点,约占20%,中等难度题占50%左右。
七、考研英语一大纲词汇怎么复习?
现在开始该把重心放到真题上了,大纲单词确实是达到看词知意的程度就可以。
当然单词也要继续,但是不必再用大片的完整时间用来记忆单词,每天早上拿出半小时背单词就可以。
对于真题05年之前的可以用来练手,熟悉考研英语的难易度和真题的基本类型,近十年的真题建议精读精练,参考:
1.给自己计时设定15min一篇文章,第一遍计时做;
2.查单词,记录自己不认识的单词、短语等;
3.查完单词再复核一遍看看你知道这些单词后答案还要选这些吗;
4.然后对照答案,整理单词、短语,订正错题,感受出题思路。
第二、三遍做的时候就不用这么繁琐了。第二遍的时候可以配合讲解视频看。在阅读里记单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每天的单词背诵也记住不能停哦。
八、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如何结合考试大纲复习?
卫人健康的301主治医师全科医学题库(共8953题,每人免费领一次,有效期一年)
【福利】正版医学类考试题库免费领取(执业资格、职称考试)301主治医师全科医学考试大纲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熟悉了解 3.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掌握熟悉 4.临床预防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掌握熟悉了解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掌握熟悉了解 6.居民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掌握熟悉 二、基本卫生保健 1.概述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掌握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熟悉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了解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掌握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2.健康中国战略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熟悉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了解 要特点 3.公共卫生服务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掌握熟悉了解 与任务;三级预防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4.分级诊疗与家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掌握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全科医学概论 | 1.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全科医学的主要特征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的定义与基本特征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
3.全科医生 | 全科医生的定义、角色及其工作方式病人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遵医行为改进全科医生的素质、任务及其历史使命 | 掌握熟悉 | |
4.临床预防 | 临床预防的概念和特征临床预防的实施方法临床预防的优势 | 掌握熟悉了解 | |
5.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系图的编制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资源;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掌握熟悉了解 | |
6.居民健康档案 | 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 | 掌握熟悉 | |
二、基本卫生保健 | 1.概述 | (1)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概念、原则、內容及其发展(《阿拉木图宣言》到《阿斯塔纳宣言》) | 掌握 |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 | 熟悉 | ||
(3)中国初级(基本)卫生保健的实践与经验 | 了解 | ||
(1)我国新时代卫生工作方针 | 掌握 | ||
(2)《“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与优化健 | |||
2.健康中国战略 | 康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总体目标 | 熟悉 | |
(3)《“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健 | |||
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的主要任务以及有关文件的主 | 了解 | ||
要特点 | |||
3.公共卫生服务 | (1)公共卫生定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 | 掌握熟悉了解 | |
与任务;三级预防 | |||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糖 | |||
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 | |||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
4.分级诊疗与家 | (1)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工作目标; | ||
庭医生签约服务 |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任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方式与服务内容 | 掌握 |
301 全科医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 熟悉 | ||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 了解 | ||
措施 | |||
三、 流行病学方法 | 1.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2.疾病分布 |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 掌握熟悉 | |
3.现况调查 |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 掌握熟悉了解 | |
4.病例对照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社区干预试验 |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 熟悉熟悉了解 | |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掌握熟悉了解 | |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 熟悉了解 | |
四、医学统计方法 | 1.统计学概述 |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 掌握熟悉了解 |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 掌握熟悉了解 | |
3.资料的统计推断 |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熟悉了解 | |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 掌握熟悉了解 | |
5.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 掌握熟悉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掌握熟悉了解 |
2.传播及其相关 |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 掌握 |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2)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熟悉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全科医生的使用激励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 了解 措施 三、 流行病学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流行病学研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掌握熟悉了解 2.疾病分布 测量疾病的常用指标疾病的流行强度与分布特征 掌握熟悉 3.现况调查 概念普查优缺点;抽样调查与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用途 掌握熟悉了解 4.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特点;优点与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5.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研究的原理与特点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社区干预试验及其效果指标 熟悉熟悉了解 6.社区卫生资料收集的方法 资料收集来源与内容定量调查方法定性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掌握熟悉了解 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 偏倚的概念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熟悉了解 四、医学统计方法 1.统计学概述 变量及其分类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分析基本步骤 掌握熟悉了解 2.资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相对数及其应用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掌握熟悉了解 3.资料的统计推断 抽样误差与标准误;均数、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常用方法均数假设检验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了解 4.常用卫生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疾病统计、死亡统计等的常用指标疾病治疗效果常用指标寿命指标系统 掌握熟悉了解 5.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表及其绘制统计图及其绘制 掌握熟悉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概述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基本特征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掌握熟悉了解 2.传播及其相关 (1)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与应用 掌握
九、长春小升初复习重点知识点大纲与策略
对于许多家长和学生而言,小升初是小学学习的重要转折点,考生需要在这一阶段掌握丰富的知识点,以顺利迈入初中。本文将详细梳理长春地区小升初复习的知识要点及有效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小升初考试的主要科目
一般来说,长春小升初的主要考试科目包括: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考试方式和复习要点,我们将分别讨论。
二、语文复习重点
在语文复习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基础知识:汉字的书写、词语的运用、成语和古诗的理解
-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对文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 作文能力:鼓励学生多写作,积累写作素材,并提高其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 口语表达:增加课外交流,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内容是学生在语文复习时需要侧重的重点,尤其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提前进行练习可以避免在考试中出现过多失误。
三、数学复习重点
数学是逻辑思维的体现,小升初的数学复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基础运算:确保对四则运算的熟练掌握,心算能力要达到一定水平
- 应用题:重点练习各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 图形与几何:掌握基础的图形概念,如面积、周长等,能够理解简单图形之间的关系
- 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题目,培养分析与推导能力,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内容需要日常的多练多动,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在考试时游刃有余。
四、英语复习重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英语变得愈发重要,因此小升初的英语复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单词积累:学生需要在课外多进行单词记忆,掌握300-500个常用词汇
- 语法知识:掌握基本语法规则,理解句子结构,提高应用能力
- 听力练习:通过听力材料提高对英语的敏感度,帮助明确语音和语调
- 口语交流:鼓励与同学或外教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是需要每天坚持的语言学科,通过不断积累和练习,能够有效提升英语水平。
五、复习策略
为了实现上述的复习目标,学生和家长应该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复习策略:
- 制定复习计划:在复习前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按照时限有序进行,每周检查学习进度
- 做题与分析:通过做题检测学习效果,并对错误题目进行分析与总结,确保不再重犯
- 定期测评:安排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 适当休息:保证复习过程中有适当的休息,避免疲劳,保持良好的状态
复习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效率和效果。切忌临时抱佛脚,卓有成效的复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六、总结
长春的小升初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各个学科上认真对待,合理规划时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复习。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在升学考试中获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通过这些复习要点与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更顺利地迈入初中学习生活。
十、外科学高级职称考试大纲解读与复习策略
提到外科学高级职称考试,许多考生心中难免一紧。它不仅是学术生涯中的一道重要关卡,更关乎职业发展的未来。那么,对于这样一场“ tough” 的考试,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游刃有余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深入聊聊外科考试大纲,以及一些高效的复习策略。
外科考试大纲的构成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外科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大纲通常包括三个核心部分:
- 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外科临床实践的重要支柱。
- 临床技能:这部分涵盖手术技能、急救技能和病历书写等,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学科前沿: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和治疗方案将会成为考试的亮点。
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你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基本框架。
复习策略的关键要素
如果您像我一样,认为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那么接下来这些策略可能就会对您有所帮助。
-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针对大纲内容,制定合理具体的复习计划,例如每周集中精力攻克某一模块,确保不留死角。
- 重视临床操作:外科考试不仅考查理论知识,更重视临床技能的掌握。尽量多参与手术观摩和实习,以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 参加模拟考试:亲身体验真实考试的氛围和节奏,有助于调整心态及适应高压环境。
- 组建学习小组:与同伴共同学习,讨论疑难问题,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这些策略,帮助我在以前的准备中找到了方向,也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考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当然在复习过程中,考生会遇到不少疑惑,像:
- 我该从哪里开始复习?可以依据大纲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寻找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逐步展开系统复习。
- 复习时间应该如何安排?建议以阶段性目标为导向,例如每周进行小测验,确保定期回顾所学内容。
- 临床操作如何提升?除了在学校参加实习,您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和相关培训班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话题延伸:考后的职业规划
通过这次备考,我认识到,成功通过外科学高级职称考试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们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市场需求,考虑去向临床、科研或管理等不同领域发展,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的发展路径。
总的来说,高级职称考试是对我们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考核,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将挑战转换为机遇。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与自信!
热点信息
-
在Python中,要查看函数的用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使用内置函数help():在Python交互式环境中,可以直接输入help(函数名)来获取函数的帮助文档。例如,...
-
一、java 连接数据库 在当今信息时代,Java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尤其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企业级应用开发还是...
-
一、idea连接mysql数据库 php connect_error) { die("连接失败: " . $conn->connect_error);}echo "成功连接到MySQL数据库!";// 关闭连接$conn->close();?> 二、idea连接mysql数据库连...
-
要在Python中安装modbus-tk库,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保您已经安装了Python解释器。您可以从Python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下载和安装最新版本...